不行, 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三萬人遭受無妄之災。她上輩子都能見義勇為, 沒道理這輩子可以麻木不仁。
「王上。」王齕到沒有急著離開, 聲音略帶疲憊,「麃公愛憎分明,如今已跟相邦交惡, 恐怕不會遵守相邦頒布的條例。」
「麃公不會是公私不分之人。」嬴政如此回答。
江寧瞭然,嬴政是默許呂不韋設計的。他大概只會覺得麃公會斬殺幾名敵國守將罷了, 誰曾想麃公會把五萬人口削減成兩萬。啊, 自己要怎麼勸嬴政派人看著麃公?
「不過上將軍與麃公共事多年, 想必比寡人了解得多。」嬴政話鋒一轉, 「上將軍以為誰為副將最為合適?」
王齕琢磨了一下人選, 建議:「不若蒙氏兄弟。」
蒙氏兄弟確實是個不錯的選項,江寧琢磨,他們兩個既是同為輔臣之子,又是嬴政的伴讀, 兩層身份下他們說的話, 麃公應該會聽。就是不知道麃公脾氣上來的話, 會不會聽這兩個晚輩的話。
顯然嬴政也想到了這一點, 並未採納王齕的建議, 而是提起了昌文君熊合。
王齕思索一番後贊道:「王上英明。」
嬴政笑了笑,說道:「天氣不好, 將軍要多注意身體。」
而江寧捏著下頜心道,熊合是楚外戚一員身份高貴,與麃公爭執起來也不會落下風。確實是比蒙氏兄弟更合適。只是熊合會去攔著麃公嗎?畢竟他現在也跟麃公是對立的。
一夜輾轉反側,導致江寧整個人迷迷糊糊的。但嬴政今天要去華陽宮問安,她不得不打起精神跟在左右,最好有意外發生的準備。恰好昌平君和昌文君前來拜見華陽太后,幾人便聊了起來。
聽著君臣二人的寒暄,江寧暗暗吐槽,說是巧合我看是早有預謀吧。
華陽太后道:「我聽聞王上推選熊合為麃公副將,可有此事?」
「是的祖母,」嬴政解釋道,「麃公為人剛直,容易好心辦壞事。所以孫兒便選了昌文君代為監督,免得麃公生錯。」
昌平君:「王上仁善顧念舊臣,乃我等之幸事。」
江寧暗暗地看了一眼昌平君,對方笑吟吟的,看不出什麼情緒。她想平時說說沒什麼,但現在聽來未免頗有挖苦之意。明明說好了要一起扳倒麃公,你現在心軟做起了好人,合著惡人全是我們嘍。
嬴政自然聽得懂弦外之音,他道:「水渠需要民夫修渠,秦國農人還需農耕,修渠耽誤農耕。若是攻下卷城,其精壯修渠,可緩解農事壓力。」
在場人都是聰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嬴政的意思是,是要對麃公動手,但是不能讓其亂殺,人口乃重中之重。
華陽太后打圓場:「王上深思熟慮,實乃大秦之福。熊啟熊合你要盡興為王上分憂。」
昌平君和昌文君紛紛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