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愣了一下。
「你去東郡的時候,程邈呈上來一種字體, 我看著很不錯。正想著如何推行, 正好跟東郡太守提議的事情一起擺到朝堂上說。」說著嬴政將一張紙遞給她。
江寧看著紙上的字感嘆, 沒想到自己出一趟門隸書就發明了。
說話間, 一個寺人慌慌張張地走了進來。見到嬴政後跪在地上, 驚懼道:「王上函谷關來報,五國聯軍已過少水, 來勢洶洶似有不善。」
此言如平地驚雷,炸起了江寧埋在犄角旮旯的記憶。最後一次五國合縱攻秦好像就是今年的事吧!她在心裡連爆粗口,她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嬴政在短暫的震驚後,馬上恢復了過來,立刻讓人召集諸臣進章台宮議事。
由於這些年秦國接連打勝仗,諸位大臣信心十足。都以為五國聯軍雖聲勢浩大,但只要他們堅守函谷關便不足為懼。所以一場朝會下來只定下了守住函谷關的策略。
但江寧心裡沒底,雖說作為未來人她知道秦國贏了,並以此重創五國,使得五國再也無力合縱,但她關心的是五國聯軍到底進沒進關中。
在未來關於五國最後一次合縱的交戰地點是有爭議的。
有人從秦國實力出發,認為秦國實力最強又是在本土作戰,五國聯軍攻打不到蕞城;而有人認為聯軍統帥龐煖想出奇襲妙計,繞過函谷關從北入秦國,又有奸細里應外合,龐煖大軍一路殺至蕞城,使秦國陷入危機。
要知道兩種情況下,平民傷亡數量是不同的。將聯軍拒之函谷關外平民傷亡小,而是被聯軍沖入腹地,平民傷亡恐怕不計其數。她咬著指甲試圖找到蛛絲馬跡,推測戰場到底在哪,減輕人員傷亡。
「你也覺得聯軍有可能繞行函谷關?」嬴政的聲音從前方傳來。
江寧抬眼看向嬴政,這位年輕的帝王正站在秦國的地圖前。雖然看不到對方的神情,但她覺得嬴政也如她一樣惴惴不安。
要知道五國之所以合縱攻秦,就是看到了秦國實力快速膨脹,若再不制止山東六國恐有滅國之日。這一仗聯軍會拼死作戰,以求重創秦國,延緩各國國祚。
這麼一想,江寧覺得龐煖奇襲是最有可能的了。為了秦國的安危,也為了少流血,江寧說道:「如果聯軍欲重傷秦國,但又兵力不足的話,恐怕會想出出奇制勝的招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