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江大夫之策也未嘗不可。」蒙恬說道,「如果能跟夷狄和平共處,那麼燕地邊防任務就會輕鬆一些,同時我們還能聯合他們同月氏一起應對胡人。這樣一來,在應對胡人南下時,我們的應對方式也多了起來。」
「既然諸卿都認為此策可行,那邊由江大夫主持,治粟內使和桓將軍配合。」
江寧同另兩人行禮從命。
嬴政敲定方案後,隨即開始了另一個問題的討論:「諸位以為對齊地該如何收服?」
一直沒說話的李斯開始分析起了齊國的近況,跟她想得並不差。
齊國經歷過滅國之禍後,一直選擇明哲保身,早已在安逸中喪失了血性。又有尉繚子之策加重這種心理,使得齊國上下全無反抗之心。只要大軍壓境,再有細作配合,齊國必然投降。屆時,秦國便可兵不血刃拿下齊國,實現一統天下的目標。
既然已經到了戰國時期的收尾階段,那關於一些改革是不是也該分批次的,一一實現了呢?江寧捏著下頜思考,書同文,同車軌,統一度量衡,這三個都有前期鋪墊過,但要先試行哪一個呢?
「既然無事,那便議到這裡。」嬴政說道,「待王將軍父子歸來後,便興兵齊境,到時候要辛苦廷尉和國尉還有蒙將軍父子做好配合了。」
蒙武蒙恬和李斯行禮遵旨。
「王上,」江寧忽然說道,「我這兩天在翻各地的瓷器坊,綢緞坊的帳本的時候發現了各地的度量衡不統一,有時候會使得坊中出現的成品出現瑕疵,雖然更改就好,但是著實會影響通商。」
最後她還是選擇統一度量衡。常言道,柿子挑軟的捏,書同文和同車軌的人是固執的,不好說服的,相較而言統一度量衡牽扯的商人就比較好說了。況且當年連夜找來卓氏和巴清商量方案,又做了這麼久鋪墊是時候看看成果了。
嬴政看著她沉思片刻後,說道:「江大夫所言倒是提醒了寡人一件事情,一個國家只應該有一種標準。六國併入秦國,理應遵守秦國的標準。」
眾人沉默了一會兒,李斯說道:「啟稟王上,此事確實合情合理,但是齊國尚未進入秦地,現在施行之計劃有可能生變。」
「廷尉此言非矣,老夫覺得此策反而會促進商賈融入秦國。」治粟內使向眾人解釋近年情況。
「諸位同僚或許不知,著二十多年的通商,秦國的物品已經深入列國各個部分。而且前些年經過巴清夫人和卓先生的指教,我們更是把秦幣與他國貨幣的轉換控制在秦國的手裡,一枚秦幣能兌換他國貨幣數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