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思索一番後,說道:「這會衍生出非常龐大的俸祿支出,各地的稅收比例恐怕要提高。」
「別,我還想著降稅呢,別往上升了。」江寧連忙叫停,「我們現在的俸祿大部分以穀物的形式發放給官員,但這個時候會引發一個問題,就是朝廷發的俸祿不足以維持官員一家吃穿用度的情況。但如果變成銀錢之類的易保存的物品,多了就可以儲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你說得有些道理。只怕舊習難改。」嬴政說道。
「那就還是以摻半的形式來。」江寧回憶道,「我這些年在內廷就是用這樣的辦法,一來節省了糧食,二來僕從們也有錢去貼補家用。這些年下來,並沒發生過不好的事情。」
嬴政:「既然如此,俸祿的事情你跟治粟內使商量吧。」
「謝陛下。」她笑道,「不過如果涉及錢財的話,我還想到了商賈們。現在有巴清和卓氏主持商會規範度量衡,是不是還要有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對商會監督,對商戶們進行稅收,代替陛下提商會討論外貿,也要跟治粟內使討論俸祿的問題。」
「這樣又是一石二鳥。一方面制衡了商賈,另一方面又使人有官做。」嬴政體現到,「但是這樣做,權力會被分散,我便無法管理這些人了。」
「當人的精力有限啊。」她說道,「能夠完美地做完一件事情已經是非常難的了。倘若事事都由自己來的話,只怕會熬得心力交瘁落得個累死的下場。」
嬴政:「歪理。」
「歪理也是理,也是有道理的。」她如此說道。
「你的建議我仔細斟酌的。」嬴政坦誠道,「但未必都如你所想。」
她燦然一笑:「我也不指望我的建議都被陛下採納。只是能希望在這些建議能某些時候幫到陛下而已。」
嬴政注視著她,墨色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她。
過了一會兒江寧移開了視線,問道:「對了,陛下。那個在辯論上名動一時的人叫什麼名字啊?我聽人轉述他的論述過程,當真是精彩至極。」
「蒯通。」
「蒯通?感覺有點耳熟。」她琢磨了許久才意識到,等等這人不是幫項羽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數城池,又幫韓信平齊,勸其自立為王,最後韓信身亡後,他還能全身而退,當上齊王劉肥的上賓的奇人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