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可談的了。」「西齊王」的使者——原司農局的丞官「鄭俱」起身,預就此退出三方和談。
「北齊王」使者詹旭,見狀趕緊出聲阻攔,「慢慢慢——有話慢慢說,才剛坐下,怎麼就要走?小侯爺息怒,鄭大人,您快請坐。」雖說是三方和談,其實說白了,是人家「東、西」兩家有說話的權力,他們「北家」現在只剩一座楊嶺關,還被曹軍團團圍住,幾乎彈盡糧絕,若是和談失敗,那可就是全軍覆滅的後果,這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各位,咱們都是齊人,昔日也曾同殿為臣,眼下雖說政見不合,但畢竟是一母同胞,不能讓外人看了笑話,要不咱們坐下來再商量商量,看能否各退一步,儘快結束這刀兵相向的局面,也免得外人乘虛而入!」
「詹大人所言極是。」「東齊王」這邊的蔡長文和顏悅色道:「眼下諸國虎視眈眈,內亂若再不停止,恐怕齊國之危還在後面。」
「對對對,蔡先生說得是。」詹旭到也算能屈能伸,做了這麼多年的太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今天居然要向這些無名之輩陪笑臉,也實屬不易。
在詹旭的左右說和下,三方和談因此重新開始——各家到底該拿出多少誠意,那就只能看誰的底氣足,誰又掐住了誰的喉嚨……總之,正如丁葉所說,就是狗咬狗一嘴毛的事。
%%%%%%
最終還是他曹彧捨不得讓齊國敗亡。
正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她梅櫻或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所以她敢同歸於盡,他曹彧做不到是因為他的目標不在這兒,而在齊國以外的地方,所以她現在掐住了他的喉管,斷掉豫州的糧道,讓他在短時間內失去後方保障——如果不是他急於在年底前收復北郡,為諸國之爭占據有利地勢,也就不會有這可笑的三方和談,
歸根結底——她了解他的打算,他也了解她的打算。
一個有梟首之心,一個能偏安一處。
兩者之間絕對不可調和,卻也必須各自退讓。
這一局,她的同歸於盡令他意想不到,所以她占了上風。
作者有話要說:
☆、五十六 實話
三方和談的結果是——
曹彧同意將雲霓關、太后和王上歸還西京,西京則必須退出豫州。
雙方各自退後一步。
中秋之日,太后和王上在曹彧等人的護送下,遷居雲霓關,櫻或並沒出現,據說人在西京。
雲霓關在玉京山脈之北,離山脈最北方的欒瓊山只有四十里,從欒瓊山眺望過去,天氣晴朗的夜晚,可以望見雲霓城那猶如天邊星辰的萬家燈火。
此時,天高氣爽,月朗星稀,正是觀景的最佳時節。
一名白色宮裝的侍女穿過庭院,來到觀景閣外,微微向閣內的人福身,「大人,有訪客到。」
櫻或正拿著月餅餵芙蕖的女兒,聽聞有訪客到,微有些遲疑,這種時候,這種地方,誰會來拜訪她?誰又知道她在這兒?
「是什麼人?」芙蕖正在煮茶,順口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