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目其實已經比別的選秀晚十幾天錄製了,為了同期播放,大家只能儘可能趕進度。
第二天一早,提前買好版權的幾支音樂公布,一公分組正式開始。
一公有八首歌,兩首適合舞擔,兩首適合vocal,兩首適合rap,最後兩首是節目組特意買的小眾音樂人的原創音樂,交給練習生自由改編。
同樣的時間,那兩首自由發揮的歌自然是更難一些,但是也更容易出彩。
此次一公每首歌分兩組,兩組PK,現場觀眾投票,屆時會開放選手的投票通道,獲勝組和每組的人氣王有加票,此外所有舞台里總票數第一的整組也會再有加票。
如此算下來,十六個舞台,平均一組能有六個人或者七個人,其實並不算人多。
按照再評級的順序,一直穩坐第一的向文妍率先選曲,果不其然她選擇了可以改編的音樂。
向文妍選的是一首國風純音樂,名字叫《書卷》,她的氣質與這首歌也很搭,只是,僅有舞蹈,這樣的舞台恐怕還不夠,佟知雋預測她可能會與團隊一起作詞和作曲。
第二位,穆辛窈,佟知雋期待她跟向文妍選同一首歌,在不同組PK,增加話題度,但是很遺憾,穆辛窈選擇了另一首可以改編的歌。
另一首歌是很純正的雷鬼音樂,名字叫《Last Resort》,雖然詞曲都是中國人,但歌詞裡有大段英文,對練習生的口語有一定要求。
看起來最有機會成為總票第一的兩首歌已經有了人帶頭選,後面就容易了許多,對自己能力有自信的,基本都會儘可能往這兩首歌里擠。
令人意外的是,明明《書卷》還有位置,當初開嗓唱了兩句黃梅戲的丁蕊卻沒有選擇《書卷》。
她選擇了聲樂組的《李》。
這首歌唱得是歷史上的李姓名人,佟知雋當初爭取了這首歌的版權,就是想著如果練習生們能表演好,這樣立足於民族文化的舞台也許可以小火一把。
但是這首歌的發揮空間並不算大,原作的聲音就已經是天籟了,沒有什麼超越的可能。
丁蕊站到這首歌的牌子後,開麥說:「我這一組不太一樣,需要兩位能唱歌的舞擔,我已經有了改編思路,請舞擔的姐妹考慮一下我!」
理論上錄節目嘛,是要揚長避短的,既然根據擅長領域分了不同的組,那舞擔去聲樂組,很容易掩蓋光芒,但丁蕊說了,還真有人躍躍欲試。
佟知雋拿著他的小本本,把丁蕊說的話記了下來。
儘可能了解大家都在想什麼,對她們的劇情線發展有好處。
一個節目組想惡剪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這個人在節目裡展現出的行為是邏輯不符的,是前後不一致的,但有時候也不需要惡剪,如果只挑剪輯所認為的重點來剪,那麼練習生的故事線自然是很難完整的。
讓觀眾欣賞練習生的魅力,關鍵就是在於補足每個練習生做出轉變的關鍵點,這些承接的東西看似不重要,有時候只是短短几句話的鏡頭,卻最能體現出練習生的成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