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媽媽去外面接了額外的工作要忙到很晚,爸爸也將工作時間延長到了晚上。
一開始的時候,她對這難得的自由感到無比開心快樂。
畢竟,沒有一個被嚴管的小孩子不嚮往沒人管的自在生活。
可隨著世間的推移,當她傍晚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上提著學校門口買到的羊腸面,望著夕陽西下和空無一人的房間時,開始意識到——
有時候,生活就是你想獲得什麼,就必然失去一些什麼。
小學那一次的吶喊,於她的生活是一種物質環境的改變,於她本人而言,也是一種成長。
在全新的朋友關係中,她逐漸學會了接受自己並不富裕但也並不貧窮的家庭,她不會再逼迫自己去和那些明顯家境卓越的同學在一起玩,她會跟那些和她家境相仿的同學們成為朋友。
甚至,到了高中的時候,她不再會要求父母送她去少年宮上興趣班,也不再想著去學校的夏令營,她更願意把父母的錢花在刀刃上——她拿著這些錢去上了補習班,以求有機會上一個好的大學。
她的叛逆期過得很快,一眨眼就沒有了。
她徹底長大了,因為每一次迷茫的時候,她都會想起爸爸媽媽的懷抱和後背,還有爸爸深夜走到自己床前的那聲慚愧的「對不起」。
他們都在沉默地支撐著自己——支撐著自己的生活、支撐著自己的尊嚴、支撐著自己的未來。
所以,如果時光能夠就此停留在這裡,就好了。
只可惜,生活的殘酷總是摧殘著每一個只想樸實無華過完一生的平常人。
爸爸和媽媽的心態,都在漫長的生活中慢慢發生改變。
第一次或許是因為自己的雨中咆哮,第二次或許是因為自己突然闌尾炎住院要做手術,第三次或許是親眼見到了堂姐結婚後因為大伯是無業人員而被夫家羞辱……
爸爸和媽媽突然想要掙更多的錢。
他們怕自己會再生病、怕自己會再被環境瞧不起、怕自己會像堂姐一樣遇不到良人還因為沒錢被人羞辱踐踏……
所以爸爸媽媽變得更加努力、努力、超級努力地掙錢。
爸爸經常上班到月上枝頭才回家,媽媽經常帶著厚厚的文件回家直到十二點都還在敲鍵盤……
直到那個大雨天——
爸爸下班,疲憊地騎著那輛寶藍色的電瓶車,在回家的路上和一輛小轎車發生了剮蹭。
因為是爸爸逆行不對在先,所以不敢報警,爸爸收下了小轎車司機給的5000元安撫費就匆匆回了家,為了不耽誤第二天上班,即使發了高燒也沒有去醫院看病。
然後,那晚睡下後,爸爸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了。
仍記得舉辦葬禮的時候,奶奶和爺爺在一旁哭成淚人說:「本來是不會死的,本來是不會死的,如果那天晚上去醫院了,本來是不會死的……」
是啊,爸爸本來是不會死的。
只是他太想讓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可是,明明只是想要擁有更好的人生,為什麼反而為了好的生活斷送了生命呢?
還是說,對於普通人而言,平凡本身就是無法反抗的天命呢?
那天過後,媽媽緊緊地抱著她說:「小熙,大學咱們能考就考,考不上也不要逼自己,媽媽馬上就退休了,媽媽的退休金可以供我們兩個人生活下去,所以不要逼自己,好好活著,好嗎?」
她明白,是媽媽已經認命了——媽媽認命了普通人這平凡而無力的一生,不想再因為任何原因失去自己了。
而她也是一樣的。
她也不想再失去媽媽了。
如果能夠考上大學,讓生活大步向前,那當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一次,她更希望她們一家人永遠停留在她咆哮的那個大雨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