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子的父母以前都是廠里的工人,他們去世之後,是爸爸提出把他接到家裡,給他衣服穿,讓他和我們一起吃飯。我和姐姐不理解,還跟他發脾氣,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要帶一個陌生的孩子來家裡,甚至在他沒有親戚來接的時候,要讓他長久地待下去。
後來媽媽才告訴我,爸爸這些年來,一直在救濟那些父母早逝,或者家裡沒有條件讀書的小孩,希望他們不要因為生來貧窮而喪失了信念和改變人生的機會。他資助他們買書,交學費,送他們食物和冬天的棉衣棉襪,讓他們可以像我們一樣,不用擔憂飢餓和寒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憧憬著將來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強子後來被他的親戚接回了老家,臨走的時候,他給爸爸磕了頭,說將來他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小鄉村,一定會來報答。
但爸爸卻說,不必報答,只希望強子平安健康成長,就像他對自己女兒們的期許一樣。
大家都說,父愛平凡而偉大。我卻覺得,能夠對陌生的小孩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甚至更加寬容慈悲,慷慨給予,不圖回報,這才使我的父親更不平凡,也更偉大。」
孟以安一向理科成績好,語文拖後腿,那一次作文難得地拿了高分。開完家長會的那個晚上,她聽到她爸跟她媽說,真好啊,這孩子像我。
多年以後,當有人採訪她為什麼選擇半路轉行做兒童公益事業的時候,她還是會提起這件事情。「希望爸爸在天上可以看到,我也像他一樣,在儘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我希望他們平安健康地長大,就像我對我女兒的期許一樣。」
第十五章 偉大的父親(3)
「難得回來掃墓啊,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不把家人的念想放在心上。」李衣錦陪著姥姥說話的時候,孟菀青走過來說。 李衣錦就乖巧地點頭。 「怎麼想回來的?」姥姥也問,「就周末兩天,怪折騰的。」 「反正她也沒事幹,」孟明瑋在旁邊沒好氣,「回家總比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好。」 「誰不三不四?」老太太並不知情,奇怪地問。 「沒有。」李衣錦連忙否認。 「我就說嘛,咱們李衣錦一向最聽話了,姥姥放心你。」老太太拉過她的手,拍拍手背,像哄小孩一樣笑眯眯地說。 孟菀青開車,一行四人到了郊外的公共墓園。姥爺和姥姥都不是本地人,據姥爺說,當年他離開老家後,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繫,身後事也是一早就和姥姥說好,就葬在離妻女最近的地方。姥爺的墓旁空著一個位置,是當年姥姥給自己留的。 姥爺愛吃的東西,姥姥都記得,一樣樣地擺在墓前。李衣錦跟在孟明瑋和孟菀青後面,也放了鮮花。 這些年姥姥身上毛病漸漸多了,也走不遠,除了拄著她的拐杖下樓買菜曬太陽之外,就再沒出過遠門,每年最遠也就是去掃墓了。孟菀青總是說想帶她出去轉轉,她也不願意,似乎年輕時那走四方的無畏勁頭已經用盡,剩下的只是守著她的算盤和帳本度過的漫長時光。 但她並不覺得無聊,很多個清閒的午後,她翻完了帳本,就拿一本老相冊,坐在她的椅子上,看一頁能看半小時,再翻一頁,又能看半小時。孟明瑋和孟菀青私下裡常常笑著說,以前雷厲風行的喬廠長,退了休不也跟那些大字不識的老太太沒什麼區別,逮著一個話頭,說起過去的事,能絮絮叨叨地說一整天。 但說起姥爺的時候,她總是笑著的。以前廠子裡的人都知道,雖然喬廠長性子急,脾氣爆,一個不順心就大開殺戒,但卻總能被大家眼中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孟老師勸得服服帖帖,兩個人不是傳統意義上大家覺得登對的夫妻,卻默契地一起走過半輩子,從未有過隔閡齟齬,恩愛如初。三個姑娘就算再爭寵,也知道在她們的爸爸眼裡第一位的永遠是媽媽,毋庸置疑。 回來的路上…
「難得回來掃墓啊,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不把家人的念想放在心上。」李衣錦陪著姥姥說話的時候,孟菀青走過來說。
李衣錦就乖巧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