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傅芝與方雲笙內鬥,看著新鮮出爐的小三元,汪扶風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小三元呵,也就是說,方雲笙勝了?
傅芝斷不是會輕易認輸的,那麼這個十來歲的小子,必有過人之處。
後來鄉試點考官,汪扶風稍稍動了點心眼兒,把自己弄過去,親眼看了……
真要論起來,方雲笙的謹慎也不是壞事,這一特質註定了他不會輕易,不會主動與同僚起衝突,哪怕有利益分歧。
所以汪扶風收徒之後,他考慮了一個晚上,次日就過去辦了「師徒交接」:他將從縣試開始,秦放鶴的所有考卷和重要文章都匯總之後,交給了汪扶風。
其實就算方雲笙不給,汪扶風自己也會派人搜集,但這麼一主動,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汪扶風當時就覺得,方雲笙此人,確實有些眼色。
他師父都比不上他。
再後面,一切便都順理成章了。
汪扶風把徒弟的文章挑了要緊的匯總了,連同方雲笙的陳述,一併遞交董春。
董春看過之後,雖未說什麼,卻也為後來的初一家宴鋪路……
驟然聽汪扶風說起此事,秦放鶴還真有點意外,因為事關重大,又有風險,他還以為要拖到日後自己親自來了呢。
汪扶風看出他的心思,失笑道:「怎麼,你師公就那麼……」
那麼只知道爭權奪利?
秦放鶴趕緊打斷他要命的話,「不敢不敢!」
要說董春完全沒有一點私心,也不盡然。
首輔盧芳枝年事已高,但董春自己也不算太年輕,況且老天收人,也未必只看年紀,中間差的這八、九歲,並不保險。
首輔和次輔,雖只一字之差,想上去卻難如登天。
縱然有了資歷,董春也需要一點過硬的政績才好操作。
有了政績,他好升首輔,徒子徒孫們,也能跟著鍍金……
大祿朝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若果然能增加糧食產量,必然是可入史冊的絕佳機會。
但農事不比其他,周期漫長,見效慢,如果他親自開口,就必須保證全程萬無一失。
哪怕中間只有一點漏洞,也會被有心人抓住,順勢撕擼開,前功盡棄事小,折了自己人事大。
所以事情要辦,要儘快辦,但前期卻要悄悄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