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說明大家的看法也很一致。
況且會試之後還要公開考卷,那些早就眼巴巴等著看熱鬧的好事者,此時也變相等同於監考官……
不是愛看熱鬧嗎?熱鬧也不是白看的,即便不買門票,總該有點用。
這就是名望的好處。
如此「眾目睽睽」之下,縱然對手有心動手腳,也必然投鼠忌器。
其實科舉考試中最容易動手腳的,就是會試之前,截止鄉試,因為那段時間朝廷其實並不怎麼重視。
就好像現代社會,國家會重視高考狀元,但有誰在意中考狀元嗎?
沒幾個。
也就是說,傅芝等人已然錯過了最佳動手機會。
再者秦放鶴也不認為對方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搞自己。
無他,回報率太低。
之前他雖然與傅芝有過節,但事情說小不小,說大不大,最終並未影響結果。
說白了,其實現在雙方正處於微妙的平衡。
秦放鶴不是衝動的人,只要雙方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可能這件事兒幾年甚至十幾、幾十年內都不會被人提及,就這麼過去了。
但如果一方主動出手,平衡便會瞬間打破,不死不休。
況且相較於搞掉自己,秦放鶴覺得,傅芝的師父柳文韜現在更渴望更迫切的應該是入閣。
而他的師公董春為次輔,並且有極大的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升任首輔,或許董春不能決定讓誰入閣,但若想阻攔誰,卻輕而易舉。
所以只要柳文韜不糊塗,眼下非但不會向秦放鶴使絆子,甚至極有可能儘量傾向,以此向董春示好、賠罪低頭。
哪怕得意門生傅芝不高興,甚至可能被算舊帳。
這就是政治。
曾經的傅芝為了師門,毫無心理負擔地選擇獻祭無辜的秦放鶴。
而如今的柳文韜,卻也可能為了師門,獻祭自己的弟子。
立場不是絕對的,矛盾也不是絕對的,但利益是。
在絕對的利益面前,次要矛盾隨時可能屈服於主要矛盾。
第84章 會試(二)
會試一共三場,第一場在二月初九開始,之後分別是二月十二、十五,有主考官一人,副考官三人,同考官十八人。
會試由禮部尚書統一負責,有時也同時擔任主考官,便如上一科的寧同光,這一科的柳文韜。當然,也不乏單獨指派的情況。
考官任命大約會在考試前的三四天發出,接到任命後,考官們需要立刻進入考場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