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鶴被幾個人看得頭大,一抬頭就見胡立宗在後面瞪眼抹脖、做嘴型:不是我說的。
盧實確實上書想參與對倭國作戰,一開始盛和帝極力反對。
好歹也八十歲的人了,安心養著就不錯了,能耐得住長途跋涉嗎?
秦放鶴也覺得不大靠譜,您老一個科研人員,上甚麼前線啊!
這不玩兒呢嘛!
但盧實的理由很充分,「大祿與倭國之間的航線已然成熟,中間又會在南漢城停頓休整,危險性不高。況且乘坐的還是巨型蒸汽機船,顛簸晃動也大為減輕……」
最後,他乾脆對著盛和帝跪了下去,言辭懇切,「老臣自知有罪,雖萬死不悔,有生之年,只想親眼看看自己一生的心血,在別國領地上開出絢爛的花。
此為老臣一生所求,死而無憾,求陛下成全!」
話說到這份兒上,誰不為之動容?盛和帝還能怎麼樣?
只能答應。
但這事兒確實還沒對外公開啊!
「他都一把年紀了,黃土埋到脖根兒的人了,咱們跟他爭什麼呢?況且他是做遺言來的,也不吉利……」秦放鶴主動替幾位祖宗斟茶,又說,「而且算來這也是蒸汽機船隊第一次遠航,也不曉得是否會有什麼狀況,他是總工程學士,倘或真不幸有個什麼大差小錯的,這麼一根定海神針跟著去也好就地解決,算是公幹。」
乖,別攀比。
整個盛和三年都被外交風雲縈繞,可謂風起雲湧,未有一刻安歇。
直到盛和四年二月,大祿方面表示,仍未接到倭國方面來使,簡直欺人太甚。
仍在羈押的足利表示這不可能,「伯父不可能放棄我的!上國再等等,一定是出了什麼差錯!」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但人在屋檐下,他不敢說。
他怕死。
不過不要緊,他不敢說,大祿官員敢。
「別等啦,」來下文書的刑部官員湊近了,抬手往他臉上拍了幾下,清脆有聲,「他們永遠都來不了啦,嘿嘿。」
最不敢想的預感成真,足利腦中嗡的一聲炸開,眼前發黑,一陣陣暈眩,「你們……」
好卑鄙!
眾人嘿嘿笑了一場,眼底洋溢著快意,還好心安慰道:「不過你也莫要驚慌,團圓嘛,快了,快了……」
山不就我,我就山,沒什麼大不了的。
盛和四年七月,三艘蒸汽機船打頭,後跟若干四、五千料大海船,合計水陸軍六萬餘,浩浩蕩蕩往倭國開去,打出旗號:興師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