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黛輕笑著,卻是不答反問:「若細論起來,姐姐比我還大些,難道竟無打算不成?」
蕭呈嫻先是一怔,隨即失聲叫道:「難道妹妹與我抱的,竟是一般的打算不成?」
似笑非笑的一偏首,遠黛不無調謔道:「難道不可嗎?」
蕭呈嫻欣然欠身,一把抓住遠黛的手,笑道:「妹妹果是我的知己!好,這一屆的舉子可真是有福了!」言畢洋洋,竟是傲氣洋溢。
遠黛笑著反手握住她的,卻問道:「姐姐如此心意,卻有誰知道?」
蕭呈嫻搖頭,爽然道:「我有意榜下選婿一事,從前只有我大哥一人知道,如今便再多加上你一個!至於我爹娘,他們其實倒還是比較屬意你六哥的!」
大周朝榜下選婿由來已久。皇室初起頭時,原是為著鼓勵天下士子讀書上進,方有此舉。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個吃這螃蟹的,便是太祖皇帝的幼女朝華公主。傳說朝華公主非止容貌絕世,才華更是超出群躋。這樣的一個女子,又是出生皇室,身份尊貴,自然眼高於頂。除夕宮宴之上,太祖皇帝出言欲將她許給宰相之孫,卻被她堅拒。
她甚至當殿放出言語,不求對方家世、人品,只求才高八斗,文壓天下。太祖對幼女寵愛非常,雖因此大怒,最後卻也只得不了了之。但被拒婚的宰相卻對此事甚為耿耿,開國之處,功臣權大,遠不類如今。太祖無奈之餘,只得下旨,將公主許與次年春闈狀元。
次年春闈,金榜開時,一榜頭名狀元名為杜之道。
杜之道,淮陽人,中榜之時年已三旬有餘,因家境貧寒且相貌奇醜而一直未娶。
金鑾殿上,太祖皇帝一見杜之道的容貌,便幾乎氣得撅了過去。但聖旨已下,卻也無法收回。雖是當堂震怒,拂袖離去,但朝華公主卻仍不得不下嫁杜之道。天下人都道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卻不料朝華公主與杜之道竟甚投緣,二人和和美美,相敬如賓,竟是恩愛到老。
這便是榜下選婿的初始傳說。
有了第一個的例子,下面自然也多有仿效者。不過似杜之道與朝華公主這般極端的事例卻是再未有過。每到春闈之時,非止平京,便是平京附近有待嫁之女的富貴人家,也多有湧向平京者。這些人遊走於京中各大茶樓、酒肆,悄然觀察著從各地入京趕考的舉子們,試圖找出可能高中之人,先一步與其定下婚姻之約。而入京的舉子們,對於這些人的來意其實也是一清二楚的。他們有意無意的出入茶樓酒肆,談詩論文,竭力的展現著自己的才華,指望著能攀上一門好親事,即便上不了榜,也不白來京城這一趟。
不過真正的京中權貴與自負才高的學子們,卻極少如此作為。
權貴們自矜身份,至多派出一兩名家人,在外頭稍稍打聽,至於其他,一切卻都要等到塵埃落定,方能見得分曉。而那些自問必中的才子們,自然亦是同樣矜傲。
遠黛此刻聽說蕭呈嫻有意榜下選婿,但卻並未將這一層意思告知給父母,便知蕭呈嫻所想的,必定是親自選婿了。輕笑了一聲後,她道:「姐姐的意思,你大哥可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