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將落,楓橋已封。楓橋邊的碼頭上,長長短短的停泊著數十條舟船,這裡頭,既有官船,也有商船,更有數條因事耽擱了的民船。楓橋已封,眼看著今兒是無法進城了。
這些舟船裡頭,有一條船無疑是有些惹眼的——那是一條五明瓦的烏篷船。江南一帶,水道縱橫交錯,無論貧富,日常出行都以舟楫居多,而烏蓬船便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船隻。然而江南一帶烏篷船雖多,但能達到五明瓦以上的烏篷船,卻還是不多見的。
烏蓬船頭,一左一右的掛著兩隻大紅燈籠,燈籠上頭,卻是清麗雅逸的兩個大字:緣記。
在這江淮一帶,但凡稍稍殷實的人家,就沒有哪個會沒有聽說過緣記。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緣記,做的便是香粉胭脂生意。這家店鋪,出現的很突兀,然而只是短短數年,緣記卻已沿運河一帶開設了數十家的分鋪,而且每一家,都是生意興隆。
停泊在周遭的大小船隻,在發現了這條烏蓬船後,不自覺的都有些騷動。
緣記,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便打下如此的一番局面,光憑胭脂水粉自然是不夠的,事實上,緣記得以名傳江淮的真正原因,卻是緣記養顏丸。
世間女子,哪個不愛惜顏容,然韶華易逝,紅顏易老本是人力難移的天道,世間多少絕色為之輾轉傷懷,願一擲千金,只為多留一刻青春韶顏。在這樣的情況下,緣記的生意又怎能不好。而緣記每月所產出的有限的養顏丹,更使得這種東西愈發的有價無市。
外頭眾人的騷動卻顯然對船內之人並無多大影響。
烏蓬船內,幾人正圍桌而坐,神態悠閒的飲著茶水。坐於上首位置的,卻是一名中年男子。男子看來四旬左右,頜下長須飄飄,一襲湖色潞綢暗紋長衫,愈顯得氣度沉穩,舉止儒雅。坐於他身側的,卻是一名年在十八九歲間,容貌平平,惟雙眸清澈、靈動的女子。
除此二人外,另還有一男一女,都是三旬左右年紀,容貌亦平常的讓人幾乎過目即忘。那女子這會子卻正說著話:「從此處一路往南,不過百步,便能見著寒山寺的山門。白老爺若是有興,明兒早間,我們可往寒山寺遊覽一番,巳時將盡時候下山,倒正趕得及往姑蘇用午飯!」她容貌雖則平凡,但神態淡靜,語氣不卑不亢,卻自有一份從容的氣度。
那白老爺並沒立即答覆,而是轉向自己身遭那名女子問道:「眉兒可想去嗎?」網。
聽他喚自己做眉兒,那女子卻不禁蹙了眉,看那意思,仿佛對「眉兒」這個稱呼甚是不慣,但她終於沒說什麼,只淡淡道:「老爺想去就去,何須問我!」
這話卻明擺著便是指那男子想去,卻拿了她來做筏子,而那男子竟仿佛聽不出來一般,逕自頷首道:「既如此,那今兒便早些歇下,明日一早便往寒山寺去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