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陡然立起身來,蕭後的聲音也在這一瞬間拔高了不少:「大膽!」
暗中女子卻輕笑起來:「承蒙娘娘誇讚,我這人,最愛的便是別人誇我大膽呢!」
這話一出,更將原就氣惱交集的蕭後氣得嬌軀亂顫。她在宮中多年,性情早已內斂,本來並不會將喜怒形諸於色,但自打得了那個消息後,她的心中便一直不甚安定,種種擔憂、焦慮更是盡數湧上心頭,如今被這暗中女子稍一挑動,更再忍不住。
暗中女子顯然也並不願意與她鬧的太僵,見她氣惱至此,便也換了口氣:「娘娘的心情,我亦不是不能體會,只是容我奉勸娘娘一句,這個時候,可不是秋後算帳的時候!」
她既說了軟化,正要用到她身後勢力的蕭後自也不會再咄咄逼人下去。一連深吸了兩口氣,她勉力的壓下心中勃發的怒火,緩緩的道:「本宮要一個確切的消息!」
這一次,暗中女子卻不再為難她,而是乾脆道:「明日重陽!據說,他將往西山登高!」
眼帘低低垂落,遮住了眸中隱然的寒意,良久,她才應道:「如此,本宮就靜候佳音了!」
這一句話後,卻是久久未有回音。良久,寢宮外頭,卻忽然的傳來了風起的聲音——那是已隱現凜冽之氣的秋風。深秋已至,寒冬將來,這一年的冬天,又不知會有什麼事兒發生。
獨坐寢宮,蕭後忽然慢慢的、長長的吐出今年遲來了的一句話:「又是一年秋天了呵!」
…… ……
九九重陽,其源頭甚至可追溯至先秦之前。重陽,最早脫胎於古時九月豐收時舉行的一系列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及後,逐漸又加上了求壽之說。
《西京雜記》有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這一日,不但平京左近百姓會佩戴茱萸,登高遠眺,便連宮中的帝皇,也會登上宮內最高的那座萬歲山,一者與民同樂,二者也可暢其秋志。而隨帝登高的,自然不會少了近臣、嬪妃、乃至得寵的皇子、公主們。從前的時候,延德帝每歲登高,身邊總少不了二皇子百里肇的身影。如此的景況一直延續到四年前。因不良於行的緣故,百里肇已有多年不曾上過萬歲山了。延德帝仿佛也怕觸動愛子的傷疤,這幾年,每到重陽,無一不是厚厚賞賜一番,而賞賜的物事裡頭,也總少不了名酒、名菊,但卻再沒下詔命他伴駕萬歲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