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還是重陽一直管理的馬匹。
「泗水城既歸到大齊版圖,與邊城相通必定要修路。」
從前北地商隊少,並不是因為路遠,而是無所圖。
泗水城的藥材,皮毛,玉器,牛馬,販賣到江南,都是富貴人家追捧的東西。
修路後,商隊增多,邊城只會更加繁華。
「來往的商隊,鏢隊定要住在客棧,咱們的鋪子裡有沒有相通的?」
姜玉珠要開就開邊城最大的客棧,走高端路線。
客棧里包含酒樓,洗浴,唱戲,茶館,住宿,打造一條龍服務。
「尤其是酒樓里,要有各地特色菜的廚子,重陽,你現在就開始物色吧。」
姜玉珠簡單交代幾句,最終又把重點放在成藥上。
重陽在冊子上寫寫畫畫,停了片刻道:「夫人,兩年之內,成藥鋪子都不太可能賺錢。」
「對,咱們已經賺了很多,也要適當吐出去點。」
這是姜玉珠在爹爹姜福祿身上學到的,她突然就開竅了。
這麼多年,姜福祿穩坐吏部尚書的職位,皇上不知道他有油水?
必然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北地有難,姜福祿願意把收受的賄賂吐出來購買城北大營軍需,對於皇上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明明拿了不該得的銀子,最後成為皇上心腹,占盡了便宜。
很多事,都講究一個時機。
若北地將士不缺軍需,國庫豐盈,姜福祿上交二十萬兩,會達到這般效果?
成藥鋪子最開始的初衷,造福百姓,賠錢賺名聲。
先從北地開始,一旦得到百姓們的信任,分鋪就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三年後,才是開始收割的時候。
「治療風寒,痢疾,頭疼這些病症的成藥,解決百姓疾苦,那保個本就成,但咱們不僅僅只賣藥丸,還賣滋補的湯藥。」
滋補的湯藥,這其中的利潤就大了。
藥方好,慢慢開始賺富貴人家的銀子。
「這小的就不懂了,嚴郎中與您合夥,等成藥鋪子遍地開花,很可能搞死濟世堂。」
嚴臨挖牆腳,把濟世堂的生意一點點的搶走。
畢竟是祖輩的產業,不知道是還以為嚴臨與嚴家有仇。
「嚴家子嗣眾多,就算他是少東家,那些掌柜背地裡動作不斷,對嚴臨也是陽奉陰違。」
各地掌柜是族人安插的眼線,想要收服難比登天。
「嚴臨正是看透這一點,不破不立,先用濟世堂的渠道來採購藥材,最後吸乾濟世堂的血,把成藥鋪子養肥。」
姜玉珠給重陽分析道,「等成藥鋪子一家獨大,嚴臨有話語權,族人都要看他臉色行事。」
不得不說,嚴臨除了暈血,有心機有手腕,是個狠人。
除了他的算計,嚴臨的善心更是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