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娘家,雖然對父母有氣,但是她還是疼愛兩個妹妹的,還把自已這幾個月攢下來的私房錢給她們一人幾毛錢傍身,教她們以後的婚事千萬要自已打聽清楚,不能完全被父母拿捏,同樣是賣女兒換彩禮,不同的人家區別很大的。
李父李母知道她懷孕的消息,眼睛都亮了,不是為她高興,而是終於找到機會打秋風了。
兩人聽說顧庭舟每個月都會給家裡寄十塊錢回來,都是顧父顧母收著,便攛掇著女兒回去鬧分家,把這十塊錢捏到自已手裡,憑著女兒現在肚子裡懷著他們老顧家的種,他們就不敢不聽。
顧老大媳婦兒一連生了兩個女兒後就不開懷了,他們老顧家傳承香火的任務,可都落在自已女兒的身上了,這就是最大的把柄,顧老頭再硬氣,還不是得低頭。
李招娣其實心裡也早有此意,她覺得自已男人掙的錢,就應該交給自已支配,所以這段時間她在家裡作天作地,但是她也是有賊心,沒賊膽。
如今有李父李母做主,她便決定回去鬧上一鬧。
李招娣鬧了幾天絕食,成功的讓顧父顧母妥協了,直接把家分了。
家裡的房子並不算大,要徹底分開的話不方便,顧父就做主買下了村里空置的一個小院給李招娣,
家裡的大體物什也給置辦好,從公中出錢,連家具都是顧父和顧大哥給打好送過去的。
不過公中的其他錢就沒她什麼事兒了,李招娣想著能順利分出去就好,反正以後每個月都有十塊錢拿,所以就痛快地答應了。
顧老大不願意和父母分開過,反正他們還是住一個屋,這麼多年也習慣了,所以他們就沒有分出去,最後只把顧庭舟和李招娣兩個分出去了。
這就是這個小院的由來,說起來顧父顧母在村里,是難得明事理的公婆,樹大分杈,兒大分家,他們也看的開,只是有些看不慣李招娣的小家子氣和李家人的貪婪。
分家以後,剛開始她是快活的,一個人想吃什麼吃什麼,雖然李父李母每個月都要從她手裡要走五塊錢,但是她還能有五塊,一個人也能過的不錯,還能攢下一些錢。
離了公婆,父母,自已做主自已的生活,別提多美了。
隨著孩子的出生,她又要上工掙公分,還得時刻管著孩子,回家也沒有一口熱湯飯,什麼都得自已一個人扛著,婆婆雖然偶爾來幫忙帶帶孩子,但是總不會每天都來,人家也得掙公分。
而且村裡的風言風語也像一把利刃插在她心裡,公公是村支書,沒分家的時候大家看在公婆面子上,還都跟她說說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