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有些人喜歡沒事找事煞風景。
「庭舟家的,又去公社領錢啊,拎著這麼大兩個籃子,得買多少東西啊,要我說啊,這女人啊,還得會過日子,不然啊,多少錢都存不住,像我們家兒媳婦嫁過來就想著給家裡掙錢,過日子也節省,這才是正經過日子的呢。」
小媳婦旁邊的大嬸陰陽怪氣的把她貶低了一番,又暗戳戳的誇了夸自已的兒媳婦。
坐在李清韻旁邊的女人就是她口中能幹兒媳婦,聽了婆婆的話,她有些不安的動了動,到底沒說什麼,一副聽話小媳婦的樣子。
李清韻努力扒拉了一番李招娣的記憶,終於想起了這是誰,這不是跟她婆婆娘家同村的柳翠花嗎?
這嬸子可真是有點意思,她和便宜婆婆柳桂花是一個村一起嫁過來的,據說當年媒人給公公同時介紹了她們兩個人,結果公公選了婆婆,這柳翠花和婆婆本是好友,最後為了這事也是反目成仇。
這柳翠花也是噁心人,最後還是嫁來了顧家嶺,一輩子都和婆婆比來比去,因為公公是村支書,前半輩子她一直落了婆婆一頭,到後來顧家多了李招娣這個敗家媳婦,倒是讓柳翠花覺得自已扳回了一城。
李招娣知道這件事還是因為剛嫁過來的時候,這位翠花嬸子跟她套近乎,被大嫂看到,大嫂跟她提過一點,讓她遠著點柳翠花,免得婆婆生氣。
想清楚了來去脈,李清韻笑道:「翠花嬸,你可不知道這養孩子多費錢,特別是我們家兩個兒子呢,庭舟說了,他掙錢就是給我們娘幾個花的,不用省,您啊,就不用咸吃蘿蔔淡操心了。」
她本來還醞釀了一肚子更難聽的話,但是看到她旁邊臉紅拘謹的小媳婦,又憋住了,終究不能傷害無辜的人。
但是她的話也讓柳翠花老臉有些掛不住,特別是旁邊還有兩個同村的嬸子和一個年輕小伙子聽著呢。
雖然他們三都裝作沒聽到,誰也不想幫忙說話,畢竟這一老一小兩個人都不是什麼善茬,都屬於村子裡風評最差的人,
庭舟家的雖然作,但是人家作的是自家的,花的人家自已的錢,說到底也沒傷害別人的利益,旁人也不好說什麼。
這柳翠花倒是村裡的一塊毒瘤,把村子的名聲都搞差了,生了一兒一女,也是把女兒像賣牲口一樣換了一個好價錢,給自已的兒子娶媳婦。
她的兒子前後娶了兩個媳婦,前頭那個媳婦還是跟李招娣同一年嫁進來的,進門三年都沒開懷,這個柳翠花非說是人家不能生,敲鑼打鼓的把人送回了娘家,說自家不會要這種不下蛋的雞。
人家女方娘家的父母也是硬氣的,不願意讓女兒再受這個氣,同意離婚。因為沒領證,所以由雙方村支書出面,寫下了離婚的書面材料按了手印,兩人就算離婚,可以各自嫁娶。
他們這樣的行為太膈應人,很多村子裡的人都不願把自家的女兒嫁到顧家嶺了。
離婚沒多久,這第二個媳婦就進門了。
只是這一年過去,她也沒開懷,明事理的人一看就知,這明明就是柳翠花的兒子自已不能生啊,可憐了這兩個姑娘,嫁到這家來,大家明里暗裡都嘲諷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