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干就干,找出量尺寸的軟尺,在大寶的幫助下,給家裡的窗戶和餐桌茶几都量了尺寸。
餐桌和茶几的布料,只需要按尺寸才裁好,鎖個邊就可以直接鋪上。
窗簾稍微麻煩了一丟丟,裁好布,一邊縫起來,找一根細繩子穿過去,一個簡單的窗簾就做好了。
在一個放雜物的抽屜里,她找到了顧庭舟之前做鞦韆剩下的釘子等工具。
把窗戶兩邊釘上釘子,再把繩子掛上去,一個簡單的窗簾就做好了。
堂屋裡的窗簾和餐桌布茶几布是同色系,這麼一搭配起來,竟然覺得這個房子變得更溫暖且有味道了。
如法炮製,她也給三個房間掛上了窗簾,她和顧庭舟的房間是淡淡的香檳色,大寶以後的房間,他自已挑選的顏色,是淺藍的天空色。
至於最後一間房,不出意外的話,幾年以後就歸二寶了,李清韻做主,挑選了嫩綠色,看著很清新。
這麼一布置,整個房間顯得更加生動起來。
李清韻突然想起從前一位朋友,靠著做微景觀賺的盆滿缽滿,她那時還挺羨慕,但是讓她做做盆景還行,靠這個生活還是不太可能。
如果做一兩個微景觀搭配在堂屋,應該會很有氛圍感。
做這種微景觀,如果不講究精益求精的話,其實也不太難。
於是她在空間裡挑來挑去,找到了兩個之前裝東西的陶盆,一大一小。
看起來有年頭了,一種陳舊的感覺,卻更加符合主題。
帶著大寶到外面找了個陰暗角落,專門找青苔,然後就是一頓鏟鏟鏟。
漂亮的石頭,帶走,沙子泥土,帶走,好看的小草,苔蘚,通通帶走。
回到家裡把撿來的各種東西,簡單的一拼湊,捯飭捯飭,就變成了兩盆很有氛圍感的微景觀。
較小的那盆被李清韻的放在堂屋的茶几上,大的那盆就放在門口的博古架上,一進門就能看到。
這博古架看著倒是個好東西,就是受到時代限制,上面沒有什麼東西能擺,放的都是一些俗物。
沒有鮮花點綴,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為房子帶來一些綠意,格外賞心悅目。
當然,是對於懂得欣賞的人而言。
既然堂屋布置好了,院子也不能少,她從空間裡翻找出自已以前在景區買的一串風鈴,把上面現代化的裝飾拆掉,就變成了一個原始的貝殼風鈴。
掛在涼亭的一角,當微風吹來,便響起清脆悅耳的撞擊聲。
如果再有一把躺椅,春天的時候,躺在這裡看書,聽著風鈴聲緩緩入睡,簡直是人生一大幸事。
光禿禿的麻繩鞦韆,也被她用自已手工做的絨花裝飾了一番。
大寶昨天本來已經玩膩了鞦韆,看到它變得煥然一新,又有了興趣,坐在上面蕩來蕩去。
二寶也在嬰兒椅裡面咿咿呀呀的叫他哥哥,似乎也想去試試盪鞦韆什麼感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