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里的顧庭舟帶著孩子和田美雪隨軍時,選擇的是樓房,樓上樓下鄰居們抬頭不見低頭見。
田美雪也一度成了邱淑霞的假想敵,和邱淑霞之間有一些爭執。
邱淑霞每次都是贏在表面,但是實則被人不恥。
這兩人都不是善茬。
書里還濃墨重彩的描寫了田美雪跟幾個鄰居的相處和明爭暗鬥。
不過這些李清韻都不用經歷了,因為他們現在住在小院,遠離人群,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正合她意。
對於陳建鵬的離婚事件,夫妻倆只能感嘆一番,命運無常。
後來陳建鵬還找顧庭舟借過錢,說是老家的父母知道他離婚以後,氣病了,借錢寄回去給他們治病。
李清韻讓顧庭舟借了三十塊給他,這人能破釜沉舟,重新開始,也是個有魄力的。
言歸正傳
今天也是大寶頭一天在軍區子弟學校上學,李清韻早就給他準備了一個雙肩的新書包。
一大早她就把他送過去,同樣帶著一份簡單的便當。
不過這裡有所不同的是,孩子早上可以把飯盒帶過去放到鍋爐房裡,工作人員會把它們加熱,孩子們中午再過去拿就行。
孩子們都可以吃上熱乎乎的午餐。
第一天上學,不了解其他孩子的情況,帶的太好未免顯擺,帶的太差顯得寒酸,於是李清韻蒸了一份中規中矩的餃子給他帶上。
大寶回來說,子弟學校孩子的午餐比在公社小學的時候好多了,以前公社小學的那些孩子,每天都啃雜糧饃饃,或者粗餅子。
這裡的孩子有的帶粥,包子,白面饅頭,玉米窩窩,甚至大米飯都有。
各種各樣的午餐都有,簡直眼花繚亂。
韜韜就帶的白米飯和炒肉絲,他們兩個還交換吃了一些,韜韜還誇他的餃子太好吃了。
這是大寶第一次清楚的接觸到,不同層次的人之間的區別和不同。
他的眼睛裡有迷茫和不解,為什麼人要分成三六九等,有的人在溫飽上掙扎,有的人卻嫌棄飯菜難吃還挑食。
他明顯有些難過,可能是想到了以前班上的小夥伴。
李清韻告訴他,不同階層的人生活條件不同是必然的,這也是別人的祖輩努力了很久才給後輩創造出來的生活。
我們現在能管的只有自已,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夠好,那就努力去改變它。
如果你現在沒有這個能力,那就努力學習,直到有一天你擁有主宰命運的力量。
這些話可能對一個孩子來說,還太過深奧,但大概教育的力量就在於此。
把一顆小小的種子種下,當某一天他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再想起這句話時突然茅塞頓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