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個願意來做的裁縫,還是想下班以後偷偷來掙外快的。
她許以重利都沒能請來一個人。
現在都覺得幹個體丟人,大家都不願意丟了鐵飯碗。
所以她只能考慮那種會做衣服的家庭婦女。
還是白玉提醒了她:「你不是說你二妹手特別巧嗎?我看每年過年她給你家三三做的衣服都做的挺好。
反正咱們現在也找不到專業的裁縫,不如叫你二妹來試試。」
這麼一說,瞬間給李清韻打開了一條新思路。
對啊,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都是半吊子,不如便宜自家姐妹。
就是不知道她願不願意來,家裡兩個孩子呢。
於是她當天就給清歡拍了電報,大致說明了情況,希望她上京市來一趟。
清歡知道姐姐那邊有賺錢的機會,幾乎是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她想賺錢!
以前聽姐姐說起京市的生活她就很羨慕,礙於條件不允許,現在終於有機會,她爬著也要去看看京市。
兩個孩子一天天長大,總要給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一輩子在地里刨食,沒有什麼大出息。
她們這輩人是苦水裡面泡大的,孩子不能也跟著受苦受窮。
臨走前,她按照姐姐的吩咐,也只會了三妹清悅,問她願不願意去京市跟姐姐一起創業。
清悅聽說是做裁縫,就拒絕了。
二姐手巧。
做裁縫還說的過去,她可太明白自已有幾斤幾兩了,還是別去給姐姐太添亂了。
於是清歡帶著簡單的包袱出發去京市了。
夫妻倆依依不捨,從結婚到現在,十來年,兩人從來沒有分開過。
一兒一女丟給了程淮山照顧。
她發誓這次去京市她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最好能把男人孩子都接過去一起生活才好。
清歡到了京市。
李清韻把她安置在自已家裡住,給她準備好了生活用品,姐妹倆每年只有過年時才能見上一面,現在早已是天差地別。
京市的繁華讓李清歡嚮往,姐姐家的大房子更是讓她羨慕。
從這時起,她在心裡告訴自已,不混個名堂出來,就不回老家。
她要用自已的雙手給孩子們撐起一個不同的天地,讓他們見識更燦爛的世界。
李清韻把自已服裝店籌備的情況告訴她,讓她自已決定要不要留下,如果願意,她給開工資,暫定五十塊一個月,後期如果效益好,再加工資。
清歡自然是一百個願意,在老家摳摳搜搜,一年能存個一兩百塊就頂天了。
五十塊一個月,一年就是六百塊,簡直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