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母如今就是操心大妮的婚事。
誰勸她都不聽,二十多歲的大姑娘了,就是不結婚,愁人。
顧母沒辦法,只得向李清韻求助,希望她能勸勸。
李清韻試探的問過大妮,得知她的顧慮,李清韻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已。
其實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女性,如果能好好的養活自已以後,她們對婚姻的期待值就真的會越來越低。
前世的自已也是一樣,對婚姻沒有期待,也從不談戀愛。
因為婚姻本就是拿一輩子做賭注的事。
女人嫁的好,一輩子無憂無慮,嫁不好,一輩子痛苦悲哀。
說實在的,李清韻如果不是一穿過來就直接喜當媽,當時大寶二寶又可憐兮兮的,她這輩子指不定也不會結婚。
自已能養活自已,沒有家庭拖累,獨自美麗不好嗎?
是多想不開才上趕著去給人當老媽子呢?
大妮這事兒,李清韻表示自已沒法兒勸。
後來。
二牛他爸許景鴻也找上門來。
這些年,他們的聯繫很少,剛開始幾年,時局不好,加上他們的身份特殊,要聯繫一次很難。
後來革命結束,他們才又通過書信聯繫上。
不過都是互相問候之類的。
顧庭舟和李清韻從來不是挾恩圖報的人,當初幫助二牛也是看他可憐,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後來知道二牛這些年越來越好,在保密單位里做警衛員,後來還當上了幹部。
保護的都是身份特殊的大人物。
這孩子不善言辭,這個工作很適合他,也算是出息了。
雖然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但是也有了自已燦爛的人生。
顧庭舟和李清韻都為他感到高興。
唯一不足的就是,他三十好幾了,都還不願意成家,可愁壞了許景鴻,他還等著含飴弄孫呢。
這也是這次許景鴻過來找他們夫妻倆的原因。
他想讓李清韻給二牛介紹一個合適的女孩。
別家找媳婦都是想往高處找,家庭越好,人越優秀越好。
而許景鴻的要求卻恰恰相反。
他想找一個能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農村出生的姑娘。
這倒讓夫妻倆很吃驚。
像許景鴻這種家庭,完全可以找一個門當戶對、出身很好的女孩子做兒媳婦,幹嘛還要捨近求遠呢。
通過許景鴻的描述,李清韻才明白過來。
他不是沒有給兒子介紹過門當戶對、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女孩。
然而有的人家,只是為了面子情敷衍了事。
大家都知道他這個兒子是後來找回來的,在農村長大,沒什麼文化,心裡都很嫌棄,表面上沒說而已。
由此就能看出,這樣的相親,結局肯定不會好。
許景鴻身邊的人,都是大佬級別的,再次也是個書香門第,這樣的人家,要求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