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节(1 / 2)

李斯也不想接这个烫手的菜盘子,但是他没办法啊!

哦,这个时候还没山芋……不然就是烫手的山芋了!

羸政提出了普查人口的事情,不过谁来执行呢?

吕不韦第一个就拒绝了,并且明确表示反对:“臣认为不妥,人口是各国都重视的事情,普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国力没有任何帮助。”

甘晶就反驳了:“那些隐户流逝的赋税,足够秦国的收成翻一番!”

俩人因为这事儿又吵了起来,甘晶有人相帮,吕不韦那边孤掌难鸣,李斯不吭声,最后吕不韦失败。

不过也有保持中立的,例如昌平君和昌文君这样的,他们其实暗中是支持吕不韦的,可不能摆明了跟国主对着干。

等甘晶退后,羸政又开口问:“不知谁能担当此重任?”

“臣,愿往!”第一个蹦出来是张平。

第二个是韩方,他还振振有词:“臣振过灾,知道情况,臣去合适!”

“臣等老了,就不跟年轻人争了。”昌平君跟昌文君这些老臣们,都往后退了。

羸政的眼光扫过李斯,于是硬着头皮的李斯,不得不站出来:“国主,臣愿往!”

要是眼神能化成刀子,吕不韦都能将李斯凌迟个十遍八遍的了!

李季阳觉得李斯现在就好像是风箱里的耗子,两边受气啊!

不过这事儿他去办,李季阳还不太放心,万一他耍诈怎么办?这可是关乎到民生社稷的大事。

“李斯去的话也可以,不过,寡人不会让你一个人去的,那你忙不过来,给你配上几个帮手。”羸政也不会真的放心让李斯一个人顶这么一大摊子事儿:“到时候可以帮你办好此事!”

李斯脸都白了:“谢,国主!”

他不得不谢,他不是不想办好差事,但是他这个活儿是个得罪人的活儿,他不想得罪人就得办砸了差事,可他又不想办砸喽!

怎么办呢?

第327章 墨者们来投

他就想了,他可以交好一些人,大贵族什么的,例如昌平君、昌文君和泾阳君这样的存在重点打击的人也有,第一个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家大业大,用的人里头不可能没有隐户,拿吕不韦开刀,也是向国主表明心迹。

这样的话,他既能往上了爬,也能交好个大贵族。

可是若有人在旁边,他还能放水吗?他能一边交好贵族一边高官厚禄吗?

两边,他无法全顾及,他需要选一边投靠了!

李季阳现在是明白了李斯的苦逼了,不过这家伙想左右逢源,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选择一方。

不然他这活儿没法干,很容易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那他就更没活路了!

最后羸政真的将事情交给了李斯去办,但是同时派了二十个能臣干吏跟着李斯去办事。

还派了五百个兵丁,让辛胜领着,跟在李斯身边。

二十个人他花点心思还能躲开,可这五百个兵丁怎么办?李斯家里现在连大门口,十二个时辰都有兵丁把守!

看羸政坑李斯,李季阳心情很复杂,这要是没有他存在,李斯现在混的风生水起,估计就没甘晶什么事儿了!

不过李斯到底是个人才,羸政反而很欣赏他那满腹才华的,尽管他是吕不韦的人,不过羸政还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可以往上爬。

二月一过便是三月,这个时候开始准备春耕了,郑国和许义回来了,带着好多人手,勘探结果很好,说都跟模型里的差不了什么,他们俩实地勘测更是画了好多图纸。

不过俩人反映回来的消息很让大家忧心,平民手里头没多少粮食了,有的人家连粮种都给吃掉了!

李季阳提议:“不如以工代赈?”

“何为以工代赈?”张平等人的眼睛一亮。

“以工代赈是指朝廷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策略。”李季阳偷换了一下称呼,然后道:“咱们这不是还要修建水渠吗?与其征发民力不如以工代赈!”

“此事可议!”甘晶立刻就明白了李季阳的意思。

这强制征发民力和给粮食以工代赈是不同的,前一个民怨沸腾是肯定的,后一个大家都的说朝廷的好话!

然后这帮子秦国的精英们就开始了商讨大会,包括吕不韦对此事都十分重视。

别看老吕功利心重的要命,但是他也知道树倒猢狲散的道理,要是秦国完蛋了他也就完蛋了。

李季阳作为发起者……根本没人问过他的意见!

这也不是没道理的,因为他往常都不搀和政事。

在宫里吃了一顿宴席,羸政请大家伙儿……尤其是刚回来的郑国和许义,一起吃了一顿饭到家之后,李季阳无聊了,小侄儿上学去了,还没到周末两日休息的日子;兰奶母出嫁了,纯雅去她那里串门还没回来……。

溜溜达达的,李季阳先去看了看宋洪子,他的龙骨水车已经研究出了模型,实物需要过些日子去李家庄才能有那么大的地方给他做实验。

跟宋洪子待了一会儿,俩人顺便探讨了一下深水井和井轱辘的问题……。

等李季阳要走的时候,宋洪子才期期艾艾的跟李季阳道:“公子,您还要门客吗?”

“要啊!”李季阳心说他能不要么,家里一共才小猫两三只,跟人吕不韦没法比,吕不韦那边都快成大型财团了,他这边最多一层办公楼都还没占满呢!

最新小说: 狂野寡妇,在线发癫 圆谎 心动逢时 末世之囤货养崽 我靠赶海养崽发家致富直播 少爷人香腰软,大佬他魂飘心乱 剪不断 佐和与浅野(GL) 想死的时候就想起我吧 玩具-一封献给世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