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轩便笑了,温柔地抚摸她乌黑柔亮的发丝,指尖拂过缀着米珠的流苏钗子,便问“你喜欢什么?跟爷说说,爷给你带回来”
说到这里,纪慕云想了想,拉住他衣袖:“爷,昨日府宴,奴婢得了东府两位太太的赏赐。”
困惑和莫名其妙从曹延轩眉宇间浮起。两位嫂子循规蹈矩,年纪又大,不是不懂事的新媳妇,怎么会突然赏赐小叔子的妾室?按照常理,根本见不到纪慕云才对。“三太太和五太太?”
她点点头,到梳妆台前拿起一个首饰盒,把两位太太的首饰捧给他,把经过仔仔细细说了:“妾身没经过事,不敢收,两位太太赏的诚,太太发了话,妾身只好....”
曹延轩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又收了回去。“既是给你的,你就收着吧。”
纪慕云把首饰盒推到一边,“那,妾身戴不戴?”
“你喜欢就戴,不喜欢就放着。”曹延轩恢复了平日的平静,柔声答“过两天,爷给你打好的。”
?第24章
六月最后一日,纪慕云在放针线的藤筐里发现一个红漆雕海棠花盒子,打开一瞧:
枣红漳绒盛着一支赤金海棠花簪,花心是一枚拇指大的红宝石,赤金打成五瓣花瓣,底部嵌两片小巧玲珑的翠玉;一枚巴掌大的赤金累丝凤钗,凤嘴衔着四根长长的珍珠流苏和红宝石宝结;一对装饰着粉色碧玺的翠玉银杏叶耳环,玲珑剔透的,把七太太给的那对耳环一下子比下去了。
这么贵重....她吓了一跳,又欢喜不已,假装不知道,待第二天傍晚,装扮一新迎接曹延轩。后者一看便笑了,颇有赏心悦目之感,揉一揉她雪白饱满的耳垂。“可还喜欢?”她用力点头。
有了新首饰,纪慕云和冬梅菊香商量着,写好式样、图样,把曹延轩赏的一部分料子送到针线房,剩下的留着慢慢做。
到了七月,杜娘子向七太太辞行。
这是早就说好了的,说起来,比计划中早了个把月:杜娘子收到老家的信,卧病在床父亲身子不好,想再见女儿一面。
这位针线娘子入曹府三年,兢兢业业地教导几位小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七太太送了五十两银子做程仪。
杜娘子老家在山??东,这一去千里迢迢地,想再见面就难了,几位学生商量着,送些礼物做念想。
杜娘子自己擅长针线,再送绣品便不稀罕了,东府的素姐儿、秀姐儿说做些点心,送两个手镯戒指,宋兰姐打算画一幅画。
珍姐儿财大气粗,大手一挥“我从首饰盒挑两根簪子。”
她是嫡长女,不光曹延轩七太太平日送的,七太太的首饰随便挑。既然说了,最少也是两根金簪。
媛姐儿已经准备好了,是一根细细的金钗和一个亲手做的古琴穗子,玫红色,挂在室内非常漂亮。
出门在外的,手里有钱才踏实,纪慕云想送些簪钗,既能做个念想,遇到用钱的地方,用剪子剪开便能花出去,可仔细想想,七太太赏的不能送,曹延轩给她的,舍不得,剩下的就是离家之前,父亲给她打的银头面了,依然不能给。
纪慕云便说:“我是个俗人,送个香袋,装两个银锞子吧。”
几位小姐都会算账,一个银锞子一两重,至少也是几两银子,她入府才两、三个月,无论如何不算失礼了。
到了送行那日,杜娘子向几位学生告别,神色颇为伤感:她年纪渐长,眼睛大不如前,回老家耽搁两年,很难再找到曹府这样厚道显赫的人家了。
见到杜娘子,纪慕云总会想起自己的针线师傅丁娘子,私下又送了杜娘子一大包新上市的苏线,做上等的针线离不开。
杜娘子十分感激,眼眶都湿了:她带着珍姐儿做针线,才能用这等好东西,以后去外面铺子买,是要花银子的。
傍晚见到曹延轩,闲聊之际,她把事情说了。曹延轩端着温茶,把脸一板,“爷给的东西,拿去给外人做人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苏线是针线房送来的,说“紫娟姑娘打了招呼,纪姨娘要用什么,直接去取便是”。
纪慕云半点不慌,笑眯眯地:“爷给了妾身的,便是妾身的了,妾身自用也好,送人也好,没什么区别;再说,妾身在外面大方一些,也是给爷做面子。”
曹延轩哈哈一笑,点点她鼻尖,“好像也有些道理。既不做针线了,平日做些什么?”
就知道他不是小气的人,她又不是吓大的。纪慕云细细道来:“听太太和四小姐说,杜娘子教了几年,几位小姐的针线有了底子,在家里练习便是....”
就像她说的,第二天起,东府三位小姐不再过府里来;珍姐儿跟着七太太料理家务;媛姐儿年纪还小,回自己的院子练字做针线,每旬学两日琴。
像所有即将嫁出独生女儿的母亲一样,七太太恨不得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儿塞进珍姐儿脑袋。
管家管家,离不开账务。曹延轩的生辰宴是现成的,七太太把这一日的账单拿过来,“你说说,哪里合得上?哪里合不上?”
珍姐儿捧着账本看半日,叫人拿来算盘,略带笨拙地打起来,结论是“没什么差错。”
七太太扶额,指着第一项酒席开销“这是采买的钱,你且说说,怎么核?拿什么核?跟谁核?”
珍姐儿是学过的,“跟往年的单子核。”
七太太点头,侍立在一边的丫鬟忙把另一个厚厚的账本抱过来。
“去年你爹爹的生辰宴也请了东府两位伯父伯母,请了你五叔祖,请了一众族里的亲戚。”七太太翻开账本,指着一行“你给我说说,去年花了三百两银子,今年怎么花了三百四十两?”
珍姐儿看了又看,找来采买的账本一项项指着核对:“多买了十五只鸡,八只鸭子,佛跳墙的材料,还买了运来的鲥鱼和莲藕。”
七太太耐着性子,“那你说说看,采买可算尽心?可拿了回扣?去年比今年多出几位客人?收了多少礼金?可能持平?”
这一连串问题把珍姐儿弄烦了,嘟囔着“让账房拿单子来,没单子怎么看?”
七太太戳她脑门,满脸恨铁不成钢:“礼单在在回事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跟着你外祖母,你可倒好,没学到我半分本事。”
侍立在屋角噫哗的纪慕云低下头,有些困惑:珍姐儿满十三岁了,又和门当户对的人家定了亲,应该跟着母亲长见识,打理家务,怎么还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算一算,曹延轩今年年初才出母孝,一家人守在家里,七太太身体不好,又得照顾儿子,大概也没时间教导女儿?
到了午间,七太太带着珍姐儿和宝哥儿吃过饭便歇下了,三位姨娘到西厢房小歇。
夏姨娘一见纪慕云,阴阳怪气地,“妹妹晚上辛苦,白日也辛苦,快吃点好的补一补。”
这话是有原因的:今天天热,七太太身子骨弱,只放一座冰山,嫌屋里人多,把姨娘和小丫鬟们打发出去,唯独把纪慕云留住“你心细,帮四小姐听一听。”
她是妾室,又不是将来跟着珍姐儿出嫁的贴身丫鬟....当时纪慕云愣了愣,刚想推辞,七太太板着脸,直接叫两位管事的妈妈进来,她只好退两步,在屋角不吭声了。
现在么,她做出不在意的样子,答一句“姐姐说笑了”便端端正正坐着,等小丫鬟捧来食盒。
食不言寝不语是有规矩的,夏姨娘只好扭着帕子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