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迫的時間和生命的重量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壓力,大部分人都只能依賴直覺作出決定,而這種情形下可能做出的選擇不作他想。
「是的,永井雅人說他當時並沒有完全相信,還猜過會不會是海量投遞的問卷調查,但看到時間快來不及了,就沒有多想,只覺得五個人肯定比一個人重要,所以按下了按鍵。」
目暮警部嘆了口氣,說道:「出于謹慎,即使點下按鍵之後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他還是報警了。我們起初也以為只是惡作劇,卻在排查過程中鎖定了爆炸地點,並且從裡面發現了屍體,還有被關在隔壁廢棄建築物的五個昏迷男人。」
發送郵件的人顯然十分惡劣且狠毒,隱藏在幕後,構造出了一個必死一方的局面,逼迫無辜者做出選擇,且要讓後者承擔殺人所帶來的劇烈壓力和無形自責。
尤其那個按鍵是由永井雅人親手按下的,這種因果關係會讓他很容易將第六人的死亡歸咎於自己身上,難以從中走出來。
柳原月朝身側看了一眼,臨時會議室內什麼也沒有,立在一旁的白板更是乾乾淨淨,不像以前會貼上受害者照片和嫌疑人照片等相關資料。
她拿起白板筆,在上面寫下一個名詞,說道:「電車難題。」
工藤新一和她的想法相同,輕易就從這種一與五的比較之中看出來了這起案件冰山一角之下所隱藏的部分,而非僅僅只是一起簡單的爆炸案。
電車難題是由菲莉帕·富特為討論墮胎問題而設想的一個道德兩難困境:一輛有軌電車因剎車失靈即將撞死前方5人,司機可讓電車轉向岔道,但岔道上的1人會被撞死,這時司機是否該讓電車改變方向以舍1救5?*
因為這個困境太過著名,由此衍生出的各種情形討論比比皆是,但眼前的這一起很明顯就是最基礎最原始的版本,可以說沒有任何改動。
被關在炸彈已經激活的廢棄建築A內的五位男性就是在一條軌道上工作的五名工人,而隔壁建築物B內的第六人則是在另一條軌跡上工作的工人,永井雅人收到郵件內的那個綠色按鍵代表著假設之中的變軌操控杆,唯一的區別在於他並非那位司機,只是個看客,但他同樣決定著雙方的生死,他所面對的是幾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沒辦法被討論出一個結果的難題。
柳原月又盯著那段郵件正文看了幾秒,說道:「發件人是在刻意複製這個設想之內的情形,雖然有一些細節上的區別,但還原得幾乎一致,像是……在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