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主旋律只有兩個:學習、考試。學生的半月假變成了月假,別人休息,她們考試。
每個星期一次小考,每個月一次大考,考試座位按名次排,這個星期你在一考場,下個星期說不定你就在二考場了。
崔美青第一次月考就給了秦瑞澤一個下馬威。兩個人的主科成績不相上下,但在政史地上,崔美青更勝一籌。
崔美青文綜256,秦瑞澤244。
知道這個成績,大家的眼神忍不住在兩個學霸上打轉。
秦瑞澤表情冷靜,似乎對這個成績並不意外。
但下課後,他和崔美青借文綜試卷看。
崔美青記憶力強,語言組織和邏輯思維能力強,在答題的時候不僅做到了踩點,還及時延伸,使用的詞非常專業。
秦瑞澤甚至覺得她這個答案比標準答案更像標準答案。
她是怎麼做到的?
不知道的事就要問,所以下課吃飯的時間,秦瑞澤抬著盤子坐到崔美青旁邊套近乎。
崔美青不主動社交,但她好說話,再說了,技巧這種東西,你說了別人不一定能做到,所以她很大方的分享自己的經驗。
「地理就不用說了,這個主要是踩點,長篇大論沒有用。政治需要語言組織,時政性很強,我們政治老師晚自習會放《大國製造》、《大國崛起》的紀錄片,裡面會出現很多國家領導人講話,供給側改革、產業升級、工匠精神,這一類的詞就需要注意記憶理解,方便在答題的時候使用。歷史需要長篇大論,但要注意史論結合,減少套話,增加史實+結論的結構。結論一定要以課本為權威,尤其是觀點類的題,不搞偏難怪。」
崔美青笑眯眯地說了一大串。
秦瑞澤連連點頭。
「別說了,吃飯呢,再說我要厭食了。」
楊任意耷拉著臉說。
她這段時間很辛苦,高一、高二的時候太瀟灑了,高三遭報應了。別人複習是回顧知識點,她複習是認識知識點,背誦記憶起來比別人費勁。
崔美青看她英語不好,每天下午拉著她一起用MP3聽英語聽力的原文。晚上,崔美青還會監督她背二十個單詞。
她現在做夢都是friend、friendly、friendship,崔美青說這種記憶方式更高效,更有用。
當然,背起來也更費勁。可費勁就能不學嗎?想到這,楊任意的臉色更苦了。
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星期天,班主任擔心學生學習學抑鬱,拉著學生去體育館玩遊戲。
大家在體育館玩丟手絹、老鷹抓小雞、擊鼓傳花。
瘋跑一晚上後,學生的表情明顯放鬆許多。
班主任在這個時候放出了一個炸彈。
高三組織了一個夜自習,明天晚上十一點晚自習結束後,再開一個特殊的夜自習,時間是十一點二十到十二點。學生自願報名,報名的學生集中在階梯教室自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