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比賽並不會像試跑環節,那般輕鬆順利。
因為這是競賽,大家都是對手,不是禮讓的朋友。
第24章
速降選手進入賽道, 身形重疊,不相上下。
解說員的聲音也隨即響起:「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本次賽道全程長5.7公里,卻因特殊的賽道條件, 為這場看似平常的比賽增加了幾分驚險性,簡直令人頭皮發麻!」
「不說free re彎道多得眼花繚亂,光是適應不同於瀝青路的『土路』,就足夠令選手們頭疼的了。」
話音剛落下, 就有一位選手因無法掌握板身平衡,就匆匆熄火, 出師未捷,等重新回到賽道上時,其餘選手早就將他甩之身後。
可他也只能悔恨搖頭,不抱希望地再次上路。
觀看著現場直播,長板速降的論壇帖們紛紛刷新起動態:
【有在看青海站杯賽的小夥伴們嗎?啊啊啊我好緊張啊!】
【說一千遍我還要說,這個賽道簡直太變態了。H真不怕出事啊。】
【落後的選手好像還是美國的選手,就連美國選手都滑不了嗎?別到時候說我們欺負外國人。】
【看來這次的比賽,比的完全不是速度,而是過彎技巧。】
【等下……】
【排在第二名的選手是四號選手嗎?那個LB0808??】
【居然真是他?】
【怎麼一上來就能來到第二名的位置?】
除了網際網路上的討論聲,現場直播鏡頭也更喜歡將鏡頭聚焦在有話題、有希望的選手身上。
作為全場唯二的本土選手。
位列第二的紅白速降手, 從超大LED顯示屏幕上來看不僅身形靈敏,核心更是強悍穩定。
看似速度克制謹慎,實際上卻死死咬在第一名的身後, 不給絲毫被甩開的機會。
燕肆不著急提速。
正如大家所想, 本場比賽目的是為了考驗技巧。
賽道的刁鑽對「速度」而言增加了不少障礙,會有不少選手選擇摒棄速度, 將重心放在技巧動作上,從而達到安全過彎的目的。
可燕肆從一開始就並不打算選擇「安全」。
既然大家選擇以更安全的方式過彎, 那他偏要速度取勝!
這是他最能穩定取勝的關鍵。
正因如此。
試跑過程中,面對從未接觸的賽道,九成選手都選擇勻速試跑,來增加對每個彎道障礙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