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虽深知皇帝不愿提及过继立储等事,但也不得不提升议程了。
?
☆、第 168 章
?一时间劝皇帝为国本建储的折子,雪花一般的都到了内阁手里。
诸位阁老一商议,便与宗人府宗人令泰郡王一并进宫陛见去了。
这日皇帝的精神还算好,竟能在廊檐下晒会子日头了。
宋志来是伺候皇帝多年的人了,最是知道皇帝的性子,这时候是最听不得和熙皇子有一星半点干系的话,听了一准又黯然神伤起来。
所以宋志来一听说内阁和宗人府前来,为的就是过继立储之事,一时也顾不得启禀皇帝的,便先忙忙迎出去了。
户部尚书郑承付瞧见宋志来,忙问皇帝龙体康健。
宋志来躬身回道:“太医院寻得一古方,皇上吃了总算是有些效应了。只是太医们说了,皇上这是心病,还要心药医才对症。可这天下间什么药都好找,为有这心药难寻。”
郑承付等人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了,那里会听不出宋志来的意思。
宋志来这是让他们千万别提和皇上心病相干的事儿,不然可没有心药治皇帝的。
而皇上的心病是何,可不正是熙皇子的。
诸位阁老和泰郡王一时间也有些面面相觑了。
这时,皇帝寝宫里的出来一人,竟是皇帝让他们这些都进去说话了。
郑承付和泰郡王等人忙理了理衣冠,随宋志来进去。
来到御前,郑承付等人叩拜山呼万岁罢,得旨起身,没想抬眼看到的竟是如此憔悴消瘦的皇帝。
这才几日的功夫,皇帝竟已成了这般模样了,郑承付等人都不禁心内震惊,方才还有些动摇的劝谏皇帝立储之事儿,在这一刻才肯定了。
皇帝虽一直在将息养病,可朝政上的事儿,他不必细问也能猜到都有些什么事儿。
今年风调雨顺民心思定,可见外头是没大事儿的。
既然外头无事,那便只剩下朝廷中的文武百官有事儿了。
但天下安定,百官所思所想之事儿也唯有立储了。
想罢,皇帝嗽了两声,满面病容之上再添了疲惫了。
皇帝登基至今,虽并未开疆扩土,威震四邻,但他一心为民也算是个仁慈守成之君了。
所以皇帝也不愿因他的后继无人,而让天下动荡,百姓遭殃。
于是待内阁首辅董阁老将近日朝政一一回禀罢,皇帝便自个先提了个话头。
这话头一起,果然让内阁等人以立储建储乃国之根本,滔滔不绝地劝说起皇帝来。
宋志来直着急,好在皇帝只是闭目听着,并无异状。宋志来这才稍放下心来。
内阁诸位虽长篇大论,皇帝却得以闭目养神,所以皇帝再睁眼时,疲态才去了些许。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但朕子嗣不丰,只能在宗亲中过继了。”皇帝说着,又嗽了起来。
宋志来忙上前又是喂皇帝喝热汤水,又是给皇帝顺气的。
好不容易皇帝的咳嗽止住了,这才又道:“只是不知诸位爱卿以为,朕该过继谁才好?”
泰郡王年轻,至今只一女儿且方一岁,所以他不必避讳,于是便将宗亲中适龄的兄弟子侄名册献上。
罢,内阁诸位上前又是一通国赖长君的长篇之说,但归总起来也不过是让皇帝选年长有经历的。
皇帝被内阁众人说得头脑发胀,越发不耐烦听他们说了,只道:“你们只说他们中那几人适合。”
董阁老上前回禀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宗亲子弟之中,怡亲王世子为首选,次之为安南王与襄郡王三公子。”
皇帝听了直点头。
内阁将怡亲王世子列在首,其用意皇帝也是知道的。
只因怡亲王可是当今太后的亲生儿子。
当年若非怡亲王年纪尚幼,太后扶持怡亲王当皇帝也不是不能够的。
听罢,皇帝道:“这虽是朕的家事,但到底事关国运国本,大意不得,还要朝堂之上听百官商议,朕方能定夺。”
内阁众人自然是无异议的。
次日,皇帝竟然就上朝了。
这日朝会,百官三本奏罢,皇帝便说起过继立储之事儿,再将候选三人一提,顿时朝上一片哗然。
起先群臣还能按部就班各抒己见,到了后来争议过大,便开始都面红耳赤起来,只差没动手了。
就听这边有人道:“安南王祖辈可是因错立下誓言,子孙后代将永世镇守云南。如何还能立他为储君。”
话音方落,那里就有人道:“怡亲王世子一心风花雪月,正经差事没当过,如何能堪当重任。”
才完,就又听别处有人道:“薛云上不过毛头小儿,侥幸办得几件差事就敢张狂。”
群臣越说越没个顾忌,安南王不在听不见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