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過了個熱熱鬧鬧的年。
這是陶姜在這裡過的第二個年。
年後二月初九,顧平章到禮部參加會試。
初九考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今年冬日格外冷,春二月走在街上,呼出的白氣連眼睛都糊住了。
考場中更是極冷。
若沒有好身體,很難撐得住。
顧平章過了年便是十八歲,他身體這兩年養得很好,極少頭疼腦熱。
即使這樣,考完出來時,陶姜感覺他整個人瘦了一圈。
其他都好,考場實在太冷。三年一開,沒有絲毫人氣,跟冰窖似的。
陶姜給他袍子裡塞了鴨絨,比起其他人已經算是保暖很多,還這樣冷。
那些寒門學子,當真是為了功名吃盡苦頭。
考完後,禮部緊鑼密鼓閱卷,討論,呈遞,趕在三月十五前公布成績。
顧平章位列第一,考中會元。
緊接著便是殿試。
皇帝當庭策問。
問的是時事,與蠻族連年征戰有關。
朝廷去年接連戰敗,損失慘重,被蠻族占去的三城至今未收回。
又逢旱情和水澇,國庫空虛,已發不出軍餉。
顧平章以屯田養軍,以軍養軍之策,震驚四座。
他的策論一出,考官譁然。
新帝滿面激動。
殿中青年氣質出塵,平靜從容。
他在殿中年紀最小,不過十八而已。
如此年齡,已有如此氣度!
「好!」
殿試上,皇帝當堂指出三甲。
顧平章為狀元。
金溪云為榜眼。
歐陽桐為探花。
之後舉子唱名,武人換授。
皇帝賜宴瓊林,百官恭賀。
顧平章入翰林,授翰林修撰,從此便是有編制的六品官了。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七品。
顧平章負責修《太祖實錄》,每日早出晚歸,勤勤懇懇。
比起連中三元的光輝履歷,他在翰林院可謂低調至極。
新帝對他讚賞有加,欲破格提拔,但顧平章以《太祖實錄》未修完為由,推辭了。
多少人說他文採過人,然腦子不好使。
這一步登天的機會,他說不要就不要。
「真是個榆木疙瘩!窮賤命!」 金宵冷嗤。
陶姜卻知道顧平章聰明著呢。
她熟知書中劇情,知道魏王會篡位,這個時候受皇帝賞識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個時候最好是低調,不引起皇帝注意。
但顧平章又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何事,他應該抓住機會往上爬,更不可能將皇帝的賞識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