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太后也能理解如今後宮中如敏妃等人的不安。畢竟皇帝確實是為姜采女,「瘋魔」地不大像話了。
這也有幾分出乎她的意料,雖知皇帝對姜采女是有幾分偏執,知他反應不會平平,但也沒想到他會陡然行事激烈到這地步。
不過正好,皇帝這樣激進,倒是能幫她更快地逼得獨孤氏族內能擰成一條心,逼得那些三心二意的人,妄想腳踩兩條船的人,都得與她一心。
想著皇帝,太后又想起了皇帝的生父蕭胤,那個她少女時曾真心相待的人。
她是自小就有凌雲之志,但她少女時對蕭胤的鐘情沒有半分作假。在初見蕭胤時,她就覺得他們是一類人,同樣心懷大志,欲乘風凌雲,睥睨天下。
除心志外,在情意上她也以為她與蕭胤是兩心相印。畢竟如他那樣身份的人,身邊應早是艷妾美婢環繞,可與她成親以來,他一直只有她一個妻子。
她在世人稱頌的恩愛美滿中活了多年後,才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清醒過來。
原來蕭胤只她一個妻子並非是因專一的情深,而是因為無情,多年來蕭胤心中都只有一個女子,其他女子在他那里都是雲煙,又何需艷妾美婢。
而她這所謂的妻子,是所謂的「賢內助」,就只是門庭各取所需的聯姻,她與他的婚姻和孩子,是鋪在他野心路上的基石。
她暗地裡動用力量,查知了那女子的身份,知那女子是平民出身,雖與蕭胤有情,可出身不可能對蕭胤徵逐天下的野心有任何助益。
年輕時的蕭胤選擇了野心和權勢,等成為大權在握的魏博節度使、令燕帝都寢食難安時,卻又回望起曾經的得不到。
可誰會留在原地等他,那女子性情剛烈,早在當年蕭胤為權勢選擇聯姻而放棄她時,就割發斷情,轉嫁他人。
是蕭胤的強求和偏執,最終毀了那女子本可安寧度過的一生,而那女子的死亡,是蕭胤心氣逐漸傾頹的起點。
世人只以為蕭胤是因征戰傷重而未酬壯志就先身死,其實追根究底,他是因一女子而死。
太后希望皇帝在這點上,隨了他的生父。
紫宸宮後的絳芸塢內植有培育自嶺南的早梅,梅花開時,皇帝認認真真執筆寫了封請柬,命人送到幽蘭軒,邀慕煙來看。
這次她沒以天寒為理由閉門不出,在宮人送請柬後不久就坐轎過來了。
皇帝高高興興地迎前,邊牽著她的手往裡走,邊問她今日怎麼不怕冷了,又說她若不來的話,他就親自折了梅花送去幽蘭軒給她賞看。
她抬眸不輕不重地看了他一眼,雖沒說話,但眸光好似在說,就因知他會這樣做,不想他摧折了剛剛盛開的梅花,所以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