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天裡,發生的事情可不少,最重要的就是男女主相互了解了彼此的身份,所以三天後宴會,女主和親的對象就是男主本人。
因為大興和女主年齡相仿的只有陶彥和攝政王,雖說楊歡是楊彥的皇叔,可是只比楊彥大了五歲而已。
陶彥這個身體原來因為功能問題,本就不想和親,攝政王順水推舟直接把女主收入懷中,女主的目標就從自己征服大興變成了幫男主當皇帝。
而陶彥根本不打算讓柳茜茜和攝政王關係進一步發展,所以才要提前見柳茜茜。
「既然身體不好,那你使館的時候,帶兩個太醫去給公主看看吧。」陶彥說話的語氣中透露的關心,而心中已經開始偷笑。
女主身邊總會有幾個豬隊友,負責體現女主的智商,顯然這個使臣就是豬隊友之一。
使臣聽了陶彥的話,立即慌了神:「不…不用麻煩,公主休息一下應該就好了。」
這話任誰聽都能聽出來其中的蹊蹺,朝堂的大臣也有人皺起眉頭,在他們眼中東旭不過一個小國,這麼做頗有幾分輕視大興的意思。
陶彥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原來女主通過這幾天打探清楚了大興幾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的喜好,第一次見面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讚許,導致後來很多人中立的忠臣良將投進攝政王的陣營。
現在大興的大臣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和親公主已經有了一個不好的初印象。
「那使臣回去轉告公主,今天好好休息,晚上我會擺好宴會等待公主,為她接風洗塵。」寫話聽起來是陶彥大人有大量不和小國公主計較,還給你們一個台階下,幾位老臣點了點頭,覺得陶彥做法很有氣度,又不失威嚴,因為陶彥並沒有改變宴會的時間。
皇帝以前主要是不作為,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缺點,後來是因為他喜歡上女主,又嫉妒男主,做了幾件傻事,才落了個悲劇收場,否則憑藉他優秀的身世,起碼能安享晚年。
除了使臣這個意外,整個早朝還是和以前一樣,大臣做各種匯報,攝政王提出一些問題的解決辦法,陶彥就負責在攝政王說完方法後說一句:「照皇叔說的辦。」
皇帝成年前,太后還會垂簾聽政,和攝政王爭鋒一下,可是近幾年,皇帝成年了,太后身體也遠不如從前,很少再和攝政王爭了,大概是鬥了一輩子,累了。
不過這朝政還是分為太后派和攝政王派,和陶彥他這個皇帝沒什麼關係,而陶彥本人也樂得清閒,每天佛系度日,順便想著怎麼和身邊這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男主升華一下革命友誼。
退朝後陶彥第一件事就是補覺,以往應該是批閱奏摺,可不是太后插手,就是攝政王插手,每次都輪不到皇帝做決定,索性陶彥一點都不管,留給那兩個人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