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周瑜聽了這話也實在是淡定不起來了。
氣……氣死的?
如何
可能?
以他之才與志向,絕對不可能為小事動容。
周瑜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能有什麼大事能讓他在前線直接破防。
莫非是趁他大軍在外,殺進京口將至尊害了?
這也絕不可能啊。
另外,就這還知己?你們後世之人玩得還挺複雜。
可憐老祖宗不理解,什麼叫相愛相殺。
【這就不得不提到周瑜遺書第三版,這一版比較簡潔明朗,就六個大字:「既生瑜,何生亮。」
一代名將周瑜發出此等慨然之言,死前不忘遠方知己。】
諸葛亮面對四面八方的視線,慌忙擺手。
不不不,這個一聽就不可能。
而且,莫說周將軍絕不可能說出此等之語,便是真的說了,他也實在沒在裡面聽出任何纏綿之思。
倒是聽出了刻骨之恨。
【雖然在知己與君王之間,諸葛亮選擇了君王。可他從未對周瑜有過絲毫的忘懷,悲痛之下親赴東吳憑弔。說他悲痛欲絕,肝腸寸斷,說從此天下,再無知音。】
代入感很強的孫權已經身臨其境了。
「他還敢來憑弔?」
是怕死得不夠快嗎?
來的好,來一個他殺一個,來一對他殺一雙。
【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的來源,毫無疑問,是《三國演義》。
其實羅貫中寫這些情節,主要是為了通過反襯的方式,去刻畫描寫諸葛亮之神武聰慧。但文章寫出來就是給後世解讀的。
這不是妥妥的相愛相殺,知音因立場問題難以相守嗎?
大家忍不住打開了想像的翅膀,這可是雙頂流的知音故事啊!】
繼曹魏之後,羅貫中又上東吳追殺榜榜首。
寫的都是什麼糟心情節啊。
簡直不能忍!
【以上說的情節都是子虛烏有,但作為基本人人必讀的《三國演義》,這段深情又無情的跨國組合,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加巧合的是,每一個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國人,先被《三國演義》洗腦一遍羽扇綸巾是諸葛亮,又被語文老師強行糾正錯誤觀念,羽扇綸巾是周瑜。
這是什麼時代強加的情侶裝啊。
遂二人愈發密不可分。
只能說,都是緣分啊。】
周瑜和諸葛亮紛紛表示,這樣的緣分他們不想要。
從今天開始,他們要做時代弄潮兒,絕不穿特徵明顯的服裝!
【說罷了這對跨國組合,我們將目光轉回三國主君的主場,更是精妙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