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長陵之中真能出土原版的《永樂大典》,那無論是對於明史,甚至對於整個中華文化與歷史的
研究,毫無疑問,都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絕對可以當選本世紀最大的考古成就。
在那個激昂奮進的時代,要干就干一票最大的,顯然也是符合時代氣質的。
挖長陵,一定要挖長陵。】
雖然已經知道了結局,自己的長陵安然無恙,可是伴隨著天幕稍快的語速,朱棣的手心仍舊有些濡濕。
聽起來如此信心滿滿,言之鑿鑿,怎麼就最後沒有發掘他的長陵呢?
莫不是……
他的長陵已經空了?
畢竟那不知道幾世孫的萬曆的陵墓只是唯一一個被主動發掘的,又不是唯一一個被盜空了的。
但另一件事也很值得震怒。
他花費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才編成的《永樂大典》,他用來證明自己的才幹絕對能撐得起一位雄主明君的《永樂大典》,就這麼失傳了?
天幕提醒他了,確實得帶一份進長陵。
可以不挖,但是不能沒有。
而朱元璋顯然抓住的是另一個重點。
長陵?
明十陵首陵?
他的大明只傳了十個皇帝嗎?
他分明都做好了規劃的呀。
還有,分明他才是大明的開國皇帝,首陵為什麼不是他的陵墓?長陵,長陵不是通常都做開國國君陵墓的名字嗎?這個什麼明成祖,到底是哪個龜孫?
定然是個離他很近的皇帝。
反正肯定不會是標兒。
不是標兒就更令他震怒了,是誰,到底是誰!竟敢造他和標兒的反?
他要徹查。
【但是,我們是考古,專業的考古,不是盜墓,不能隨便挖個洞就進去了,必須要嚴格按照考古流程走,要在保證墓葬不受到任何破壞的情況下找到進入地宮的道路。】
歷代帝王表示,說得還怪好聽的,顯得很專業嚴肅的樣子。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你們的進入,就是最大的破壞?
【可長陵不愧是長陵,考古人員在寶城、寶頂上轉悠了好幾天,卻連一丁點兒長陵地宮的影子都沒見到,毫無破綻,亦毫無頭緒。
別無他法,只能上報,反正現在長陵是挖不出來,但有一條新的法子。
就是先試掘其他明陵,摸索一下明代帝陵的大體建造方向,有點經驗了之後,再來挖長陵,可能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朱棣先是大大鬆了口氣。
看來堅決不允許偷工減料還是有點作用的。
幸好他的長陵夠堅固,消息瞞得夠好,沒讓後代人發現線索。
聽到最後一句,朱棣表示很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