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子說誰呢?
劉邦震驚。
他為了承皇帝大業而專門為自己改的,定國安邦的好名字,怎麼被天幕換了個稱呼,叫起來這麼奇怪啊。
通過彭城之戰,他當然知道自己帶不了六十萬大軍,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對於自己三尺劍取天下的軍事上的自信。
但韓信確實是個軍事天才,好不容易讓人安生困於長安,那當然還是想聽聽韓信親口的表揚,讓自己被誇贊一下。
誰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韓信一點都沒變,還是那個只會說大實話的韓信。
關鍵後世這麼一傳,誰還記得他能統率十萬大軍的輝煌戰績啊!
【要這麼想想,好歹劉邦還能統領十萬大軍呢是吧,來自兵仙本人的認可。
但情商這種東西吧,就真的是說不好。
漢大將軍那絕對是個最對比鮮明的存在,全方位的。
看看隔壁曾孫代吧,豬豬搞不好連率領兩萬人都夠嗆,但你看衛青會當面這麼吐槽豬豬的統軍能力嗎?連小霍都不會,最多就是少言不泄不說話罷了。】
劉徹:???說高祖的軍事能力呢,能不能不要帶上他一起。
他只是沒這個機會率軍出征而已,怎麼就能斷定他連兩萬人都搞不定?
看不起誰呢。
司馬遷無語望天。
他不過就是寫了
少言不泄,真實地記錄一下他聽說和看到的那個冠軍侯而已,他究竟犯了什麼罪,這四個字要被拿出來反覆鞭屍嘲諷陛下的軍事能力啊。
霍去病表示,他好像才是最冤枉的那一個。
他只是對自己看不上的人懶得搭理多說話而已,怎麼就少言不泄了啊!
他情商雖然可能確實比不過他舅舅吧,他也不至於這麼沒情商吧。
劉邦羨慕地看著天幕。
又是對曾孫那兩個能打還絕對忠誠將軍垂涎三尺的一天啊。
【彭城慘敗的消息傳來,韓信留了一部分人守在廢丘,自己則另帶一部分人趕赴戰場支援劉邦。劉邦在得到韓信的軍事增援和蕭何的糧草補給之後,終於重新站穩了腳跟,從此楚漢相爭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戰略相持階段。
雖然劉邦在彭城遭遇大敗,反楚聯盟土崩瓦解,但實際上,項羽也正是從此徹底失去了稱霸天下的機會。
而在此之後的幾年之中,楚漢拉鋸於滎陽一帶,楚軍被迫陷入項羽本人並不擅長的攻堅圍城戰爭之中,反覆消耗實力,最終失去了全部的戰略優勢。
但邦子哥,失敗的姿勢是真的很重要啊,大家只能記得你狼狽逃竄的樣子,誰能記得這是你們國力的轉折點啊。】
劉邦罵罵咧咧表示,誰家逃難的時候還得注意姿勢啊。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