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覺得,搞傳銷非常適合劉豬豬同志。】
劉徹:???
什麼叫蠱惑人心的手段?
傳銷又是什麼
東西?
他那是正兒八經的帝王心術!怎麼就成了這種奇怪的東西。
再說了,當一個皇帝都已經淪落到需要在群臣之間大搞分權制衡,搞平衡的時候,那這皇帝當的,也實在沒什麼意思了吧。
不會還有人沾沾自喜,自以為自己這樣很聰明吧。
有被後世一些有可能存在的皇帝給蠢到。
【作為後代絕大多數皇帝夢寐以求的神將,在安全感上,衛霍二人那絕對是拿捏的死死的,直接給漢武帝拉滿了。
衛青認為招攬賢才這種事情是國君的權力,自己作為君王的臣子,只需要干好本職工作就行了,幹嘛要這麼在乎士大夫的稱讚,去參與招士呢?
霍去病近朱者赤,也效法衛青的操作。
在戰國遺風還未完全消散,養士是一項十分潮流的漢武朝而言,霍去病與衛青的這種行為絕對是特立獨行的,所以才會被司馬遷單獨寫進列傳之中。】
衛青至今有些無法理解。
魏其侯和武安侯的故事還不夠讓人警醒嗎?招士這完全就是天子所不願見到的事情。那些同僚大臣們一邊想得天子垂青,一邊努力招士為自己營造士大夫之中的好名聲。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如果有賢才想要招攬,直接推薦給陛下過過眼豈不是更加穩妥的方法?
當時河東買馬之時,他推薦給陛下的減宣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如果真的有大才,陛下自然會用。
再說了,養士多貴啊!要花很多錢的!
太不划算了。
【再說小霍雖然年少意氣,但對於君王的忠誠與臣服,那也絕對是毋庸置疑的。他也絕對不是什麼行事頂撞之人。
他雖然直言不諱地拒絕了漢武帝想要教授古兵法那顆蠢蠢欲動的心,但人家用詞絕對謹慎,絕沒有內涵君王軍事能力的意思哦。
「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非要說內涵,那也是內涵的古兵法。】
霍去病:……
嗯,怎麼不算呢。
說話的藝術還是很重要的。
在對匈作戰之上,古兵法確實已經沒什麼用了嘛,他也是實話實說。
如果能順便讓陛下之後都不再提教兵法的事情,那便是意外之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