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光就是最好的!
不過……
劉徹一想起南邊那個破王朝的種種舉措,他就完全欣喜不起來了。
原因無他,你這棄疾又少年意氣的,是會讓人很容易有代入感的你知道嗎?
一想到一個如去病一般的軍事天才要在那破年代備受磋磨,拳頭硬了。
霍去病本人則非常小心謹慎地看了看坐在他上首一些的皇帝,而後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是他熟悉的陛下。
只是,何為情侶名啊?
【在我們先前提到的完顏亮大舉南侵之時,遠在金朝淪陷區的辛棄疾直接揭竿而反,鳩眾二千,參與了由耿京領導的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很快便由於其突出的才能參與機密,時年二十一歲。
辛棄疾非常清楚,僅憑他們起義軍之力是無從抵抗金軍的正規精銳部隊的,必須要依靠宋朝官方之力方可一戰。
此刻,年輕的辛棄疾還不知道南方朝廷是個什麼德行,在他的遊說之下,耿京接受了南宋朝廷的領導。
誰料,前腳辛棄疾剛覲見完宋高宗,後腳就聽說了耿京為叛徒張安國所害,並率部投降金朝的消息。
年輕氣盛的辛棄疾這火騰的一下就上來了。】
霍去病深有同感。
太過分了,竟然敢趁著人不在投敵叛國?那不得立馬火速衝過去給他那什麼金營都掀了?
【尚在回程途中的辛棄疾當機立斷,帶著身邊的五十位壯士奔馳赴金營,此刻張安國正與金朝將領把酒言歡。辛棄疾看準機會,出其不意地攻入金營,在五萬金兵的圍剿之中,抓住叛徒張安國並且安然無恙地又殺出重圍,並獻俘行在。張安國於臨安被梟首示眾。
辛棄疾的這一舉動給了軟蛋宋高宗治下偏安了太久的南宋朝廷億點點震撼。
恰如洪邁所云:「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
而當業已遲暮的辛棄疾回想起這段年少豪邁的往事之時,也忍不住回憶道:「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因辛棄疾之壯舉,他被破格以「歸正人」的身份提拔為江陰簽判,從
此開始了他在南宋沉浮的一生,時年二十三歲。】
不錯,是他會喜歡的少年將軍啊。
劉徹忍不住感慨了一下。
只是……
這個聖天子是誰?難道指的是那趙構不成?
就他?還聖天子?有沒有搞錯啊。
【但隆興北伐的失敗讓宋廷從此徹底偏安一隅。從此之後,辛棄疾只能無數次夢回吹角連營,但他尚不死心,在主和派勢力占據絕大部分朝堂的情況之下屢次向宋孝宗進言自己構思已久周密詳盡的恢復大計以及通過自己在金國的了解所想到的克敵制勝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