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離得近,又花不了幾個軍餉,那不去白不去。
這都遷得值得啊。
想來西北那些人恨得牙都癢了吧。
就是想欣賞你們這無能狂怒,只能忍氣吞聲的樣子呢。
第152章 太宗上位計【二四】
【雖然明朝疆域最廣闊,國勢最盛的永樂朝緩緩落幕,但是永樂皇帝遷都北京的餘韻卻經久未消。
自永樂十九年遷都於此,往後六百餘年,除了中間那懂得都懂的數十年,北京一直是我國的首都,是無可爭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當然,遷都北京,實行兩京制度對明朝本身,也是影響深遠。
明人丘濬曾經精闢地指出:「蓋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於西北,而金台為其樞。」
金陵嘛,那自然是南京的古稱,這個金台,指的便是北京。
用東南之財賦,統御西北之戎馬,是明朝一直以來的核心戰略。
而這個緊貼著長城的昔日燕地所在,一舉成為了中原王朝的皇城。
是天子所在,正所謂,天子守國門,我們可以批評明朝皇帝奇葩眾多,我們可以怒斥中晚明的皇帝不作為或者亂折騰,但是有明一朝,天子親守國門也正鑄就了華夏封建帝制時期一個特立獨行的王朝。】
好個天子守國門!
這話他聽著就舒坦。
他遷都北京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萬萬不可能只是因為這是他的龍興之地就輕率行之。
若皇帝行事可以這麼草率的話,他爹早就把國都遷回鳳陽老家了。
西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而北京距離長城和漠北都很近,如果一旦有什麼異動可立馬察覺,否則等消息傳回南京,黃花菜都謝了,搞不好是北方失守的消息跟著情報一起回的南京,那可真是太災難了。
且只要北京不失守,背後的中原便大概率能得以保全。
那些北方蠻族偷襲繞後一個給他試試?
他來個正好,反手就斷你後路輜重補給,讓你好好體驗一下什麼叫孤軍深入的感覺。
怎麼想都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至於北京冬日苦寒?
打江山的他們都住得,你們個坐享其成的後輩還想著挑挑揀揀?
【何況宮城與先帝陵寢都在戰場第一前線,這多少鍛鍊了明朝君臣的抗打擊能力,對於棄北而跑很是有些心理負擔。
但歸根到底還是明朝皇帝多少還是有點血性的,否則換了完顏構來,別說定都北京了,就是定都烏蘭巴托,該跑還是跑啊,畢竟他們宋朝的皇帝是真能看著祖宗的墳被挖,骨頭拿出來當酒器而無動於衷,該慫還是慫啊。
不過沒關係,他們會造謠的。
故事拼接一下,就變成了唐太宗的骨頭去當酒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