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寫的有趣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了。
但是如何把上書寫的有趣吸引他的注意不應該是臣子自己想辦法嘛!
劉徹理直氣壯地將責任推到旁人身上。
主父偃?主父偃也能算是自己上書得到青睞的嗎?
他們看陛下分明早就有所預謀,否則眾所周知北門上書那叫一個效率低下,怎麼就主父偃一上書就立馬被召見了,嚴重懷疑陛下在背後控分!
劉徹聽不見,聽見了也當聽不見。
什麼控分,不存在的。
他那叫跟人才惺惺相惜,確信。
【接下來要提的呢,便是我們漢武朝的一位搜粟都尉,哦,不是桑弘羊哈,人那個時候已經升職了。
漢武帝末年,之前數十年的征戰與連年不斷的天災還是為這個國家帶來了非常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後期由於兩位戰神的隕落,導致戰爭收益的大幅降低,戰爭收益遠遠比不上支出,這個一向以軍事為主的帝國經濟隨即陷入了混亂之中。
漢武帝最終以一位政治家的超乎尋常的清醒察覺了這狂奔之中帝國的危機,他懸崖勒馬,最終將對外政策由積極進攻暫時調整為積極防禦,對內則努力養馬與務農。
而所謂漢武開源,不光是在經濟上,別人搞農業那就是老老實實種地,漢武帝搞農業,是搞生產力發展,好傢夥,直接在產量上做文章了。
要不說漢武帝人才庫水深呢。
當他需要好好搞農業的時候,反手就掏出了一個之前都沒怎麼聽說過,但卻在中國農業史上舉足輕重的趙過。】
在產量上做文章?
劉恆眼前那叫一個一亮。
這個東西他喜歡!
劉徹:……
很好,叫趙過是吧,這個人他記住了,從今天開始就舉國搜尋這個叫做趙過的人才。
終於讓他等到了一個之前都沒聽說過的人了。
明明是他的主場,不知道為什麼,他卻覺得自己的腦袋那叫一個發涼。
第178章 武帝文治【十四】
【好吧,其實趙過之所以能被漢武帝挖掘出來,那當然必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據說趙過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根據西北地區的抗旱經驗,將古法改善後提出了一種叫做「代田法」的耕種方法。
所謂代田法,是在地里開溝作壟,第一年將農作物種在溝中,第二年則將溝壟互換位置。一塊土地,輪換使用,以達到科學保持地力的效果,使得農作物也擁有了更好的抗風沙抗旱能力。
可以說是科學耕種制度的先驅了。】
這個法子,倒是有些耳熟,聽起來與畎畝法有些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好像比之更加巧妙一些。
一些涉獵廣泛,對於耕種方法有些了解之人忍不住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