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冶鐵遺址竟然已經呈現出了「規模大,技術高」等特點。
那個時候的中國煉鐵工廠,就已經擁有了以煉鐵爐為中心組成的一套完整的冶煉系統,甚至開始用煤餅作為燃料,用於預熱鼓風。
高爐設備與鼓風設備的改進便是發生在兩漢之時。
而西漢之時的人力鼓風與畜力鼓風等發生到東漢之時,便是我們歷史書上曾見過的「水排」。嵇康能夠冶鐵為生,便是歸功於東漢的發明。
而西方一直到12世紀才出現了水力鼓風設備。
畢竟漢武朝時期的滎陽冶鐵遺址中發現的高爐,那可是需要十二個人同時操作才能完成鼓風的。】
水力鼓風?
這意思是可以用水力來替代人力嗎?
劉徹眼神一亮。
都是他們大漢的,人家東漢有的,他們西漢也要擁有!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漢武朝大農令:是,不過分,就是有點要命。
【巧合的地方在於,這些漢代冶鐵遺址的選址未免過於精準了,絕大多數如今也是中國乃至全球的鋼鐵冶煉中心。
你們漢朝的皇帝原來都是懂嚴選的。
選址正確加上技術進步,鋼鐵的產量自然大幅增加,據說能夠日產過萬,大量的實操之下,最新的技術也應運而生。
沒錯,就是那個在增加鋼鐵韌性的同時穩定其強度的百鍊鋼技術。
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漢代環首刀慢慢成為了漢朝人無論是戰場上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死後還會一起帶入墳墓的一樣物品。
正所謂漢代環首刀講究入鞘樸實無華,出鞘鋒芒畢露,為能夠順利達成這一理想狀態,冶鐵技術的發展不可或缺。
漢朝可還真是武德充沛啊。】
人均配個佩劍罷了,這有什麼好武德充沛的?
難道說後世的王朝文人都不佩劍了?
那多沒意思啊。
【西漢是尚武精神與人性靈光比翼齊飛的歲月。*而漢武朝顯然更是其中翹楚。
一方面打仗打
得那叫一個水深火熱,另一方面,文化事業也再創輝煌。
沒辦法,畢竟是我們文青豬當政的時代嘛。
作為從小接受了最高等教育長大的文科生劉豬豬同學,他對於藝術性的文學當然是有自己的偏好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詔書中引用那麼多的詩經原文了,還看大臣填河還能詩興大法什麼的。
而且由於那個「專業造反,十年不成」的淮南王劉安才華橫溢,劉豬豬在寫詔書給劉安之前那是必得要司馬相如幫他潤筆的,看不出來啊,豬豬的攀比心還挺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