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什麼廷議的官方流程要走一個多月?
他沒定過這種規矩啊!
而明朝之後的官員一聽這話,頓時懂了。
啊這,要發言,但是絕不能發需要承擔責任的言,這種東西不都是他們大明朝堂的慣例嘛。
畢竟雖然說江山社稷,山河之重,可此等重任,如此重要的責任,可不能由自己來承擔呢。
遼東以北後金女真人還蠢蠢欲動著呢,要是真打走了那什麼李自成,結果讓後金趁虛而入,那提出建議的自己不是會被訂到恥辱柱上嗎?
不可不可,那是萬萬不可的。
明朝士大夫們眼觀鼻鼻觀心。
【總之,一通操作猛如虎之下,隨著明王朝的覆亡,吳三桂終於可以拋掉屬於「明臣」的枷鎖,手握山海關的吳三桂也終於可以待價而沽。
而李自成不能說完全沒有腦子,在攻破北京後不到十天,李自成便向吳三桂拋來了橄欖枝。
隨著信使而來的,還有吳三桂父親的一封家書。
那可真是瞌睡了就給送來了枕頭,反正皇帝都沒了嘛,那當個孝順的兒子順應父親的心意而歸順李自成,多麼流暢的孝道的台階啊,多麼儒家式的倫理綱常啊。
如果不是從一開始就出了點問題,那麼吳三桂投降李自成的過程或許可以算得上絲滑。】!
第204章 紅顏禍水【二十一】
【前面已經說了,比較知名的版本是在接受了李自成拋來的橄欖枝,前往投誠的路上,吳二桂得知了陳圓圓被劉宗敏擄去,忍不住仰天長嘯一聲:「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
於是憤然毀去與李自成之前心照不宣的約定,轉而將橄欖枝投向了清廷當時的話事人多爾袞。
多麼豪氣干雲的誓言啊,聽起來好像很是那麼一回事一樣。
這句話的出處,是成書於康熙年間的《庭聞錄》,時代距離吳二桂時期並不久遠。
就連《清史稿》中也記載了吳二桂是因為聽聞其妾陳為自成劉宗敏掠去,怒,於是轉而擊破李自成的守關之將。
似乎連史書都一定程度認可了吳二桂徹底投降清廷的根源是因為陳圓圓,如果不是陳圓圓,至少也是這個姓陳的妾氏。】
陳圓圓:???
好大的一口鍋。
這簡直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
聽天幕的說法,自己將來即便是同這個吳二桂認識了,那也是留在京城,他本人是駐守遼東的,這能見幾回面?
尤其是聽起來她們大明好像很快就要亡了的樣子。
她是不相信一個為了權勢能認宦官做義父的男人遇到此等亂世之時,能夠忍住自己那顆蠢蠢欲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