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初學時只記得老師曾說過,這是借物詠志,既寫出了煅燒石灰過程的千難萬險,也藉此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難,勇於犧牲的忠君報國的拳拳之心。】
【後來才慢慢認識到,這首寫于于謙少年之時志向遠大的詩句,是于謙一生的寫照。】
【而于少保,最終如同他幾十年如一日垂掛欣賞的文天祥像一般,成為了如文天祥一樣殞身亦不折節的民族英雄,在史冊之間,熠熠生輝。】
【嗯,不過顯然嘛,殞身於敵國之手和殞身於自家之手那還是不一樣的。】
【反正羞愧的不是我們少保就是了。】
好一個要留清白在人間。
朱棣看著天幕語句,只覺得一名志在匡扶天下的未來大明可堪托以江山的重臣在冉冉升起。
如果沒有後半句就更好了。
朱棣咬牙切齒。
天幕之前怎麼說的來著。
哦,叫門天子那玩意,一個人幹了宋朝徽欽高二個皇帝幹的事。
可真是一點不遑多讓啊。
他的社稷股肱之臣啊,就給你這麼霍霍是嗎?
于謙竟然是觀看天幕這
麼多人之中格外平靜的那一個了。
縱然未來會橫死,但只需無愧於心,無愧於天下,他便仍然能夠泰然處之。
更何況,能與文公一起,忝列於「民族英雄」之列,他亦無憾。
當然,如果能避免所謂之正統二次即位,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細細算來,我們于少保竟然也算是見證了明朝七代君王的人呢!】
【洪武二十一年,于謙出生於杭州錢塘縣,趕上了洪武的末班車。】
【永樂十九年,年僅二十二歲的于謙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自己一生的仕途。】
【而他第一次嶄露頭角,是作為御史隨同明宣宗一同親征其叔父漢王朱高煦叛亂之時,主要負責在漢王出降後歷數其罪行,將其罵的伏地戰慄,】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
什麼末班車?不是說他洪武有二十五年呢嗎,你說對吧,老四。
燕王朱棣:不敢動不敢動。
但是聽著後面的永樂十九年,又忍不住有些開懷。
嘿嘿,是他永樂年間入仕的人才!怎麼不算是他永樂的功勞?確信。
而已經登基稱帝的朱棣顯然沒有燕王時的輕鬆和看熱鬧的心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