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山戰敗後,金國兵不復振,天下皆知國家氣數將盡,蒙軍所到之處,州官統帥紛紛開門投降,即便有的父母官誓死不降,也被手下官兵甚至暴民殺害,然後以城池歸降蒙古。
三月,窩闊台與拖雷北返,留下十七員大將督三路大軍會師於汴梁,速不台遣使招降:「你們從前所恃者無非黃河天險與完顏合達,現在黃河被我軍所渡,合達亦被我軍所殺,爾等不降何待?」金人不知鈞州城中事,以為合達戰敗逃亡,皇帝還專門賜詔尋訪,如今得知他竟不幸身死,不禁大為沮喪哀戚。
這時的汴梁宛如回到了靖康年間,城外兇悍的蠻人迫不及待地要求城內朝廷交納人質,當年出質金營的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而此刻皇帝無子,將荊王長子訛可倉促封為曹王,出質蒙古。
守純驟失長子,哀號大慟。此前,荊王府庭園中生丹芝,高五寸許,家僕以為祥瑞,爭著請守純來看,誰知肉芝隨即滲出津液,流到地上立即變成鮮血,腥臭難聞。守純大驚,命侍衛連根剷除,隨即又有新的丹芝破土而出,闔府惶惶不知所措,以為必有災殃,沒想到這災殃竟落在了訛可身上。
曹王出質後,蒙軍依舊攻城,幸虧汴梁城垣堅厚,城內金軍又據死以守,雙方一連十餘日僵持不下,且士兵突發瘟疫,蒙軍懷疑汴梁內外積屍太多引發疫情,只得暫且休兵,退守河洛。
皇帝見城內金軍士氣猶壯,又恢復了信心,改元天興,一邊出宮撫慰將士,親自在南薰門下為傷者敷藥,一邊厲行節約,分批釋放宮女,同時下詔募人尋訪三峰山一戰中失蹤的將領,以期收攏整合金軍殘部,救援汴梁。
-
流風是第一批出釋的宮人。
完顏寧失蹤後,流風因事主不力,依律當受杖刑,宋珪不忍,私下找宮正通融,改為罰作苦役。詔令出釋宮女後,宋珪又賄賂司宮令,將她混在首批一百三十人中放了出去。
這些日子,她一直陷在無盡的自責中,痛苦無已,晝夜難安,整個人都變得渾渾噩噩,走出西華門的時候,仍覺如夢如幻,似乎只是陪長主去濟國公府,不到半日,又會再度回到這龍城鳳闕中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