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奔忙得什麼似的,也是到處跟人打招呼,還有許多人來勸酒,他幾乎都喝了。
好容易有休息的時間,轉到妻弟這一桌來說話,也順便休息一下。
雲舒見王奔已經微醺了,說道:「姐夫少喝些,聽說你前兒剛回來傷風還沒好全呢。」
這會兒他也不好跟姐夫提他娶妾的事兒。場合不對,聊起來叫人聽見了,人家也只會覺得是顧家人不懂事兒。
如今姐夫不再是個小秀才,而是個舉人了。
太1祖皇帝開國的時候就立下了規矩,「非科舉,不得與官」,原本在上一個朝代的時候,科舉還只是平民一個做官的途徑。
然而那會兒寒門比現今還難出貴子,大部分官職依舊是貴族壟斷。
前朝貴族專政,一些地方官員權力過大,這才導致亡國。
本朝太1祖又是草莽出身,因此對平民更加同情,科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權力擴大,也是在本朝開始,科舉取士成了最重要的選官制度。
由於大部分官職都只能給科舉出身的人來擔任,而全國考試選出來的進士可以說是「供不應求」,這就導致原本不能為官的舉人,在本朝也有了可以做官的權力。
因此王奔雖然還不是官,只要他願意,做個縣太爺肯定是夠了。
鎮上的人,誰都知道這一點。話說「破家的知府,滅門的知縣」誰不敬畏官員呢?
雲舒家裡雖然書香出身,可那也是祖上做過官,他爹沒有做過官,他們家目前也沒有官。
他們顧家只有遠方的親戚還在做官,可也是天高皇帝遠的。
真要叫人對比,這會兒大多數人只怕還覺得王顧兩家的親事,是顧家高攀了些。
況且本縣的知縣就有兩房妾室,這樣說來,那王奔不過納一個妾,合情合理了的,雲舒他們要鬧,反而是他們的不是了。
因此雲舒並沒有在席上說關於姐夫納妾的事兒,只是勸著姐夫少喝點兒酒。
「咳咳,沒事兒,舒哥兒我今兒高興!不止為我,前陣子北方打仗,將那些牧民一通好打,國家興旺,兵強馬壯,我高興!」
雲舒聞言,只是淺淺一笑。對於姐夫說的「兵強馬壯」這一點不敢苟同。
前陣子打仗的事兒,雲舒也聽過了。其實派出去打的還是五十多歲的老將。
雲舒穿越過來的國家,擁有的版圖還不到半個華夏那麼大,朝代也是他未曾聽過的。
對於西北方的遊牧民,國內給了他們一個「羌」的蔑稱,不屬於他們如今國家的版圖,擁有很小的地界,只是背靠著兩個大國,是三個國家的戰略緩衝地帶。
因此經常占三個國家的便宜,由於雲舒他們國家發展的最好,所以最愛占他們的便宜。
到了秋冬,牛羊沒吃的了,就來他們這兒打劫些吃的,覺得中原人有文化,就把人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