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先帝繼承皇位之後,行為作風都十分好,臣子之間互相對立的情況比較少。
所以互相之間,只要不是世仇,基本上都維持至少表面的和睦。
此時蔡博文也站在議政殿內,見皇帝犯愁,他便主動站在了周帝這邊,說道:「慎之雖然很有遠見,然而孰能無過呢?政治上的事情,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說得就是正確的。打了這麼久的仗,也沒見他說的那些情況發生。
咱們只是攻打了北方,黃河以南依舊是一片太平,稅務上面也沒有太過虧損,仍舊是能夠支撐的。想必他這次真的錯了也未可知。」
秦韶瑜聞言,心情這才好了許多。
是啊,他父親當初讓他不要打仗的時候,已經是病糊塗了。
顧雲舒做事永遠都是小心謹慎滴水不漏,或許這次就是太過謹慎了呢?
或許,也並不像他說的那麼恐怖。
況且秦韶瑜相信自己不是他祖父,一旦危機真的來臨,他停止就是了。
祖父這樣糊塗都能守得住江山,莫非江山落到他手裡,還能完了不成?
於是秦韶瑜就想到了能夠恢復顧雲舒的話,當天就在奏摺上寫了,今年冬天他準備多線作戰,將北邊兩個小藩鎮拿下。
倘若兩個藩鎮能夠拿下,那麼在打仗的時候前線打仗的人就不用擔心後頭的補給不能快速到達,或者走到一半被人攔截的問題了。
可雲舒在看到周帝給自己的回覆的時候,就知道事情必定不會那麼簡單。
因為最大的藩鎮,不會看著兩個小藩鎮就這樣被他們吞併,必定是會出手的。
然而雲舒勸不明白,已經在開始想策略。
若是國內動盪,應當如何鎮壓,各地一直擴軍,其實若是一齊□□,他是無法控制的。
皇權之下,周帝唯一的優勢,就只有名正言順這一說法。
然而秦韶瑜若生在盛世還好說,若是亂世,這樣的腦子,是很容易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
不過雲舒還是願意往好的方向去想,雖然有些沒落了,然而這個朝代還能算是盛世的尾巴。現在一切都還是可以挽回的時候。
雲舒勸諫無用,知道周帝不待見自己,便稱病在家躺了一個來月。
他也不聽秦韶瑜跟自己說的,什麼今年冬天打下兩個藩鎮,在這一個月內,仍舊是不停上書,讓皇帝停止打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