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你看來,任何一件事的開端,都是你自己的決心。
在皇帝的位置上,決心,需要形成有憑有據,且文雅上檔次的文字。你的決心,要變成現實,就得從形成文字開始。
顯然,以前武皇帝拉扯起來的那一幫秘書,就是鄭譯、劉昉這些人,很適合來做這件事。
他們做這件事的辦公室,你想好了,這個機構,就叫內史省,內史省的長官,可以叫內史令。
當然,你不能再把鄭譯、劉昉,放進內史省,你不放心,能讓你稍稍放心一些的人,現在,是李德林。
所以,李德林,將會是首任內史令,也就是你的秘書長,負責根據你的意圖,起早正式的詔書。
可萬一……
他們起早的詔書,並不是,根據你的意圖,或者在文字當中,歪曲了你的意圖,瞞著你就發下去,叫人去做?
畢竟你只是文官出身,不是文人出身,專業技術過硬,但文字功底不行,看不出文人筆下的舞文弄墨。
應該有人,幫你審核。
這個人,自然該是你現在最信任的高熲,你覺得。
那麼,從秦漢開始就有,到魏晉時代地位突出,南北朝時炙手可熱,直接在皇宮門口辦公,代表皇帝本人,與中央政府聯繫的門下省長官侍中,就很適合高熲。
只是,你父親名叫楊忠,名字跟侍中的中字同音,為了避諱,你得把這個門下省長官的名字,給改改。
既然新的門下省,是管審核詔令的,需要從內史省那邊收攏待審核的詔書,有點諸葛亮《出師表》里「察納雅言」的感覺。
那就叫「納言」吧。
高熲,將是新的門下省的首任納言。
審核之後呢,那就得真正執行了。
執行到位,落到實處。
這,才是整個行政流程當中,最難的部分。這需要一個真正專業內行的人,帶領著一大批同樣專業內行的人,去共同完成。
現實執行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事情,那可就五花八門了。
以你的豐富經驗,總的來說,你認為,政府職能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六類。
人事、財務、意識形態。
軍政、刑法、建設工程。
常言道「國之大事,在祀在戎」,也就是說,國家最大的職能,就在於通過祭祀,表現意識形態,通過戰爭,保衛政治安全。
但務實的你,卻把人事和財務,這些清高門閥眼中的俗務,放到了最前面。
你擔心這樣做的話,肯定有人會笑你庸俗。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是這個歷經三百年亂世的民族,應有的一點進步。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本就應該,從缺乏技術手段的空想,走向有具體操作性的成熟。
所以,你認為,應該根據這樣的分工,分別設立六個機構:管人事的吏部,管財務的度支部,管意識形態的禮部,管治安刑法的都官部和管工程建設的工部。
一共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