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能申請延遲畢業, 但林景舟不行。
任何人都能選擇自己的未來,但林景舟不行。
他的爺爺是中國最早一批材料學家,國內高分子材料學的開拓者之一,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外公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金屬材料學專家,工程院院士;父母也是相關專業的教師。
在外人看來,這樣家庭出生的孩子,人生自帶無限光環。林景舟有著人人羨慕的家境,有著一副上天眷顧的好皮囊,而延遲畢業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林景舟的人生就是一條既定的軌道,他是軌道上定好時刻表的火車,科研是終點站。
他是誰不重要,是哪列火車也不必在意,重要的是需要一趟準時準點出發到達的列車。
這就是他存在的意義。
林景舟生來早慧,不僅很早就明白自己必然走向科研這條路,在內心深處也很敬佩像林老爺子這樣為了科研事業奮鬥一生的人,並願意為了這樣的目標承受一切來自父母的高壓。
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大約是在研三的時候,常年患有高血壓的林老爺子突發腦溢血,出血量大,出血點在極度危險的腦幹處,昏迷半個月的林老爺子最終在icu病房醫護人員的照顧下慢慢轉醒。
自幼由爺爺奶奶帶大的林景舟,不放心在國內的林老爺子,向父親提出留在國內讀博的請求,卻被無情奪回。
「因為爺爺的病,你已經耽誤了本碩的七年,還選擇在國內讀博就是在葬送掉你的前途。」
國內雙92高校的青年教師招聘最低要求也需要國外高校就讀與就職經驗,當然林景舟也有其他選擇,比如gap(間隔年)一年,等林老爺子的病情基本好轉後再前往LA。
但林父堅決不肯鬆口。
林景舟有時想想,林父的這話究竟是為了他,還是為了自己的薄面和自尊。
林父的一輩子活在位於金字塔頂端的長輩的陰影下,毫無天賦卻也硬著頭皮報考材料學,咬著牙準時畢業,卻在學術上毫無建樹,磕磕絆絆一輩子也就評上了副教授。
他自負到以為可以用小輩的天賦和成功彌補自己的碌碌無為,卻殊不知為學術論的醜陋嘴臉更是猙獰。
林景舟還是坐上了前往LA的航班,他漸漸不懂科研的意義,甚至不明白他是在抗拒科研還是在抗拒固執己見的家庭。
博士二年級這年,林景舟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向學校提交了gap申請,申請沒什麼意外地被攔了下來。
原因無他,學系主任是林母的博士師兄。
同年夏天,他的博士導師被同僚構陷貪污科研經費,實驗室被查封,課題組所有人都在等待學校的調查結果。
林景舟在導師的推薦下獨自前往波士頓實驗中心繼續開展課題,成為實驗室第一個離開的人。
初到波士頓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林景舟活得就像是潮濕地下室里苟且的蚯蚓,在暗無天日的土壤里苟活。
即使他居住的高級公寓是波士頓的地標性建築,即使陽光也從來不吝於照射至三十七樓的高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