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確實是首好歌,不該被埋沒。」他又跟著補充道。
張老師似乎早知他聽完會是這個反應,不如說,聽完沈言的這首demo,對於有些音樂基礎的人來說,有這個反應才是正常的。
在張老師不知能不能算是鼓勵的目光下,李重軻猶豫了片刻,又問道:「沈言他,現在已經沒事了嗎?」
「……應該吧,我跟他通話時候,感覺他已經調整好很多了,應當是沒什麼大問題。」
「但張老師,」李重軻抬頭,不再掩飾自己憂心忡忡的眼神,「這首歌里的情緒……是不是實在太壓抑了些,他現在真的沒事了嗎?」
「身體上,應該是問題不大,心理上,我也不能下結論。」張老師嘆氣,「但一個寫出這樣旋律的人,的確很難說服人認為他沒事。」
「……公司還是太急功近利了,你們團綜的那種營銷方式,看來給他帶來的壓力,是很難被徹底估量的。」在張老師的認知里,他只能認為,沈言出現如此容易窺見的心理問題,大概是由於公司的營銷方向帶給他的心理壓力實在過於重大。
事實也的確如此。沈言的車禍理所當然地為Eros在公開之初就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而與此而來的當然也伴隨著大眾的強烈質疑。
誠然,在那場車禍中,沈言也的的確確是受害者,但以此來博得關注度,無論如何也不能算作是光明正大的行為。對於並不會在這波關注度中被轉化成Eros的粉絲的廣大群眾們來說,弈心這樣的營銷,難免沒有消費逝者的嫌疑。
畢竟沈言還活著,還能出道,還能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但那些在車禍中失去了生命的人,則是永遠地就那麼逝去了。
弈心用這樣的事件來為Eros的出道造勢,便是已經想好了要走黑紅也是紅的路線了。
娛樂圈本就不怕有爭議,怕的是不關心。
而弈心用沈言的車禍搏到了足夠的關注度後,是完全可以在日後再逐漸洗刷大眾對於Eros的印象的,或者乾脆不必在乎大眾層面的輿論,只專注於在這個過程中被吸引而來的粉絲,也是足夠的。
至於大眾針對於沈言的口誅筆伐,則是完全可以被忽略的一件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從Eros狂上熱搜,新聞不斷地正式出道,就有無數路人因為被鋪天蓋地的營銷打擾到,而加入了聲討弈心消費逝者,炒作過於下作的行列,而主人公沈言自然位列被批判的首位。
可說是針對於沈言的負面輿論,從Eros出道至今,就沒有停過,難怪張老師會認為是公司的營銷策略,將沈言逼至了如此地步,畢竟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輿論本就不是輕易能夠承受得了的。
但李重軻卻知道,一切遠不止如此。
讓沈言寫下這種一聽即知,作者的身心必定處於極為痛苦的掙扎中的音樂的緣由,遠不止是所謂的網絡輿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