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的河已經只剩一點還沒幹涸,上流已經全乾了,甚至已經開裂。
休息後第一天,秦封閒不住,把家裡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該放置的放置,該打掃的打掃。
雖然有王叔一家當奴僕,可這些日子王叔和大壯一直跟著他上山挖水渠。
家裡就秋嬸和謝栗以及舅舅家裡的女眷們,能負責拋灑和洗衣做飯已經夠辛苦了。也不能怪秋嬸做事不行。
第二天他瞧上了公雞,記得秦奶奶說還沒有打鳴的公雞最補人,用來滋養身體最為不錯。
這些日子他幹活謝栗也沒閒著,加上天氣炎熱,整個人又瘦了兩分。
於是他一大早起床,就去竹林裡面抓了一隻最大的公雞出來,殺雞拔毛去內臟,然後放鹽和蔥姜醃製一小時後,直接上鍋蒸。
他還在下面墊了些黨參、黃芪、當歸等藥材。
醃製好的雞上鍋,大火蒸半個小時後,就可以出鍋了,一扯就脫骨,咬一口軟爛多汁,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雞肉的營養和味道。
一點腥味怪味也無,藥材的淡淡味道和雞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
謝栗直說以前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雞肉,吃完了還回味無窮,口齒留香。
秦封看著滿足的傻夫郎笑得寵溺,傻哥兒,這麼容易就滿足了?也太好養了。
其實藥材蒸雞並不是青山村的做法,是他在華國時秦奶奶給他做過的。
在他竄個子的那幾年,經常吃到包含兩位老人心意的蒸雞,熱乎乎香噴噴。
過去了這些年,這段記憶,他腦海中尤為清晰。
如今他也學著爺爺奶奶的樣子,在這個爺爺奶奶到不了的世界,把這道蒸雞做給愛的人吃。
也算是兩位老人,見證了他和謝栗之間的感情。
第170章 旱災、抓魚
第三天一大早秦大伯又喊了村里人開會,這次不是幹活了,算起來是喜事,因為大家有肉吃了。
村裡的小河,已經以每天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降低水位,眼看著也撐不了幾天了。
秦大伯直接招呼著村里人下河撈魚,再等幾天魚都成乾魚了,白白浪費了多可惜。
聽說有魚吃,老少爺們都打起了精神,拿漁網的、拿水盆的、搬稻穀桶的,一個個跑得賊快,全部聚集到小河旁時,竟然比挖水渠那天還快。
秦封見此哭笑不得,這也太積極了。
話是怎麼說,他也跑得不比別人慢,唉,特意換了平常幹活穿的粗布衣裳。
河裡的淤泥多,沾染上衣服不容易洗乾淨,穿好衣裳白白浪費了。
他們下河後,謝栗和秦雙也在岸邊看熱鬧,這會兒村里人都在關心能抓多少魚,對於和離歸家的秦雙,已經沒人關注他了。
最多在看到他時酸酸的嘀咕一句,命夠好的。
可不是嘛,雖然所嫁非人,但是有娘家撐腰,和離了也有地方去,家裡嫂子弟媳也不說閒話,真是羨慕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