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漢子組團行動,確實有威懾力,至少之前趕集路上都是小打小鬧,沒有真正的鬧出大事情。
隨著這一個多月的溫度發展,水源進一步乾涸,青山村之外的人生存難度更大,渴死的、餓死的流民更是多不勝數。
剩下的人也是皮包骨,面黃肌瘦,雙目呆滯,麻木,沉重,和他們青山村的人有天壤之比。
青山村的人現在走出去,哪怕特意穿得最破舊的衣裳,努力裝出貧窮飢餓的樣子,但是人的精氣神是裝不出來的。
不用想都知道村里既不缺水,也不缺糧。
聽烈叔說,最近想偷摸進村的人更多了。
強行鬧騰想闖入的,爬山摸進來的,辦法是層出不窮。
一切不過是為了村裡的水源。
只要青山村的人出現在外面,就等於告訴別人村裡有水這個事實。
說實話村裡的人很團結,也能抵擋住流民的覬覦。
但是如果流民們鋌而走險,把所有人聚在一起來犯呢?
那村里人還能抵擋的住嗎?
畢竟現在的青山村在流民眼裡,就是一塊大肥肉。
只不過這塊肥肉太難吃到,於是他們選擇弄其他的小菜填肚子。
如果小菜被薅完了,那……
秦封話至此,沒繼續說下去,不過其中的意思所有人都明白了。
秦全最沉不住性子,一臉急切:「那我們不就危險了?」
第232章 旱災、挑選
「到那個時候,確實危險。」
秦封沒否認,這也是事實。
只是說儘量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如果避免不了,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不過當然是能避免最好。
秦大伯顯然和秦封想得一樣,也意識到了之前沒考慮到的問題:「不能再讓村里人去趕集了,太引人注目了。」
「那村里人缺東西咋辦?」秦全倒是考慮到了這一層。
「買東西重要還是命重要?有水有糧,別的都不是必須要買的。」秦大伯做出決定。
秦封倒是想到了一些別的想法,但是肯定不是讓村里人去趕集。
幾人商議了兩刻鐘,才心裡有了雛形。
「大伯,你說給我帶了東西,是啥?」想起下山的原因,他問。
「害,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秦大伯一拍腦門,聊起村裡面的事太投入了,把這事給忘了。
「小全,你把我帶回來的那個長包袱,給我拿出來。」有兒子不使喚不是白白浪費了嗎,因此秦大伯使喚得很順口。
秦全聽他爹的吩咐,把一個長長的包袱提出來。
「裡面是啥稀罕布料?」秦封看包袱的形狀猜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