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峰探險是中國頭幾家商業探險公司,拉開了商業攀登時代的序幕。而楊立峰本人,更是戶外登山和探險界的領軍人物。除了成立了立峰探險之外,他還成立了極限體育賽事品牌巔峰體育,舉辦了中國第一個戶外電影節,並且在多家戶外運動公司控股。
立峰曾占據商業攀登探險行業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可楊立峰做出點起色後,商人本色盡顯。一切都從利益出發,拖欠本地嚮導的工資,偷懶總讓別的團隊布牽引繩,還不對客戶做好基本戶外教育,他們的客人隨地丟垃圾已成慣象。
當年梁牧也第一次去尼泊爾的珠峰南坡大本營,便見證了立峰的作風。他隨手拍了幾張立峰帶隊時候大本營垃圾遍地的照片,聯繫了大學時候認識的一個叫沈斌的獨立記者,寫成一篇獨家報導,將其公之於眾,震驚了整個戶外圈。立峰甚至受到了環保總局點名批評,名譽嚴重受損。
兩年之後,他們重整旗鼓,在尼泊爾換了名字註冊後,才恢復往日的經營規模。只是,那時候多家公司已經迎頭趕上。包括王南鷗就職的龍山登山探險公司。
他和楊立峰的梁子,從那時候就結下了。
梁牧也的臉色很難看,他說:「以後別跟他們了。」
梁建生也覺得莫名其妙,還進一步說:「你是聽了什么小道消息嗎。」
桌上有外人,梁牧也不想跟他細說:「不是。」
「楊總是挺仗義的一個人,我們很多年前認識,一起投過項目,喝過兩次酒,」席間坐著他的生意合作夥伴,梁建生又有點喝高了,難免開始吹噓,「想當初他辦第一屆山地電影節,你不是剛拍了那個片子,我就……」
這話說了一半,他和對面的梁牧也四目相對,立刻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
可為時已晚。梁牧也已經意識到了後半句,他把手裡牌撂下了,盯住梁建生的眼睛,慢吞吞地問:「您什麼意思。」
十年前,記錄鍾彥雲徒手無保護攀冰的紀錄片《人生如山》上映,得了首屆山地電影節的新人獎。片子很小眾,可他的名字在圈裡面傳開了。那個獎項算是他職業攝影生涯的起點。他接到好幾個戶外商業拍攝,自那天以後,就再也沒睡過車裡。不僅商拍,他的作品數次登上攝影雜誌和戶外相關的書籍,還成功辦了個人攝影展。
他以為梁建生對他的幫助僅在於幫他找到了製片人,給他指明了方向。可他絲毫不知道,承辦電影節的立峰探險和梁建生之間,還有這麼一層關係。那他這個獎怎麼得的,也就不言而喻。
沒人能插得上話,席間一片死寂。
梁建生也意識到了,仍嘴硬說:「片子是好片子,你只是需要推手。楊立峰再怎麼樣,也還是愛才惜才的。」
梁牧也差點笑出聲:「愛財惜財,這倒沒錯。「他把手裡牌推倒,拿起外套,就轉身離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