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位於新疆的慕士塔格也確實是非常理想的高海拔登山滑雪地點。高七千米以上,登頂路線大部分都是緩坡,需要技術性攀登的地方少之又少。別說常年保持最佳競技狀態的池羽,連四五十歲稍加訓練的戶外愛好者都能在嚮導帶領下成功登頂。而從滑雪角度來看,慕峰常年堆積粉雪,也十分適合自由滑行和拍攝。最近一年,甚至有一家成熟的登山探險公司開發了帶領極少數VIP在慕士塔格體驗滑雪的商業項目。
《攀》公映之後,除了名譽、成績和讚賞,梁牧也還收穫了一件非常實際的東西。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給他的下一部電影拉到了第一輪贊助,以池羽本來的幾個大讚助商——速邁、Vitesse和酷力中國為首。去年,池羽頂著繁忙賽程還跟Hugo和Vitesse團隊在阿拉斯加拍了不少鏡頭,Hugo知恩圖報,聽說他也要把自己的滑雪夢想拍成紀錄片,還是梁牧也執導,差點越過他爸和Vitesse的品牌團隊,直接動用自己的信託基金來投資。
梁牧也坐下來又算了筆帳,目前拉到的啟動資金足以置辦基本拍攝器材和支付團隊人員薪酬。若有所掣肘,也是後期到慕峰、未名峰實地拍攝時候,要根據實際需要再重新考量。
這幾周,他忙著張羅新電影相關的各種閒雜事宜,從拍攝團隊設備的硬性需求,到規劃旅程路線,聯繫當地接洽的團隊,再到接觸背景採訪的對象。他經常一大早就出門,整天在外面遊蕩,晚上又修改故事腳本,和萬宇坤等人打電話到深夜。
確實如池羽所言,人生沒有「錯路」可言,他去格凸,不是為了那個純粹質樸的、所謂「正確」 的原因。可到最後,這件事確實是百分百有意義的。收穫友誼和回憶且不說,從職業層面上講,從頭到尾執導這部電影確實豐富了他的經驗。如今,重來一回,他自然更加懂得各個事項的輕重緩急。
而池羽三點一線,每天在密雲、岩館和家之間往返。攀冰練習梁牧也就全交給鍾彥雲,比留給自己還放心。
諸事之中,原定的梁牧也的生日聚會一拖再拖,拖到了一月底,他終於在家門口的餐廳請客吃飯。
說是生日宴,可與會人除了池羽,還有鄭成嶺、王南鷗、唐冉亭、黎向晚、譚佳寧、張艾達。自落座那一刻起,桌上人討論的話題就只有梁牧也在籌備的關於池羽的新電影。
速邁依舊是電影的主要贊助商之一,可鄭成嶺已經花兩年時間統籌規劃《攀》的拍攝、後期、上映和發行,他圓了自己一個夢,現在終於要回歸本職工作,就不再參與新電影。他算是友情出席,將前期需要處理的事宜傾囊相授。
也不是傳授給梁牧也。用鄭成嶺自己的話說,導演就要做導演的活兒,用全華人攝影師團隊在世界上三座高山的極端條件下拍攝單板自由式滑雪,這本來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課題。有的是事情需要他來擔心,所有拍攝之外的事都應該統一交給製片人。
他手中的接力棒,交給了譚佳寧。
譚佳寧有著豐富的戶外拍攝階段,是出色的策劃者,又繼承了父親在攝影圈內的多半人脈。隨著洛子漸漸長大,最近幾年,她漸漸從台前轉到幕後工作。